第A09版:网事

一刀富?除了受害人全是托儿,等着你往里钻

直播间里“赌石”,疯狂又混乱

  资料图(新华社)

  涉案直播画面  (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我们的翡翠原石直播间现场开窗,大哥们来刷一波6688!”某直播间的主播先是拿着强光手电筒靠在“翡翠原石”上探照了一番,接着一边说着“起雾”“有棉”等行业术语,一边用钻石刀把原石的岩石外壳打磨掉一小部分。被打磨出来的窗口再被手电筒一照,确实透着绿莹莹的翡翠色。

  该主播连连称赞,祝贺刚拍下原石的顾客将来能用现价五到八倍的价格卖出去。诸如“羡慕”“再来一个”的留言在屏幕上飞快刷过。在锣鼓喧天、掌声一片的氛围下,主播又迅速拿上来一个更大的原石……

  上述情形是记者在进入到一个有“翡翠原石”字眼的直播间所看到的,此种情形在多个相关直播间每天都在上演着。与此同时,在多个社交平台,有不少网友吐槽或者投诉直播间的“赌石”把戏。

  赌石直播间的“红火生意”:从“合车”到“翻车”

  吴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受害者。她告诉记者,其最初只是想给结婚的朋友买个翡翠手镯,刷朋友圈看见了“××翡翠”的广告。她顺着广告加了“客服”,对方发了个直播间的链接过来,说比起买成品不如在直播间买一块原石。这位“客服”说主播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翡翠原石生意,从来没有失过手,如果开出成色好的除了能送朋友,还能多做两个镯子卖出去,并承诺这笔生意“稳赚不赔”。

  晚上开播的时候,吴女士进入直播间,发现虽然无法看见同时在线的人数,但单场直播就有上千人浏览过。主播每拿出一块石头就会发起一次“合车”,一次合车大概十几个人参与,参与金额在100元/人至300元/人之间。合车成功之后石头被迅速切开,直播现场马上有人估价,切开之后的“翡翠”被拿下去做成手镯或者吊坠,再被主播早就联系好的所谓“收购商”买走,卖的钱再按照合车时出钱的多少分给每一个人,他们管这一整套流程叫“切涨”。

  吴女士其间也怀疑过,她问对方这种“包赚不赔”的货为什么不关起门来自己切,何必开个直播间卖给别人?对方只是用诸如“有拿货渠道也能联系到收购商,就是只想做个中间切货的,懒得折腾”等理由搪塞过去。

  直播间“合车”的金额越来越高,吴女士往里面投的钱也越来越多,到后来她干脆一个人切了块十几万元的“原石”。石头切开没多久,这个直播间就消失了,微信的“客服”也没再回复过她。不久后她收到了一个来自云南边境的包裹,里面装着的是一堆质量较次的手镯和吊坠。她按照包裹上的地址找过去,只找到一幢与翡翠行业完全无关的大厦。报警后,当地警方告诉吴女士,因为对方最终还是发了商品过来,所以只能算经济纠纷,不能定为诈骗。“前后二十多天,我的账户里总共少了二十多万元”,吴女士说。

  “直播间里有多人共同做局,等着我往里钻呢”

  记者以买家身份在多个相关直播间持续观察发现,他们基本都有一套相似的售卖模式。

  一般情况是,主播在直播间打着“送福利”的旗号,让新进来的观众付9.9元的邮费,就可以得到一块“免费”的石头。之后主播会用“竞拍”或者“抽奖”的方式让观众互动,而所谓“抽奖”是指抢到“折扣价”买下主播手里的原石。记者参与了四五个翡翠原石直播间的此类互动,几乎都能被抽中。

  直播间的氛围异常热烈,活跃的“观众”名字上挂着“钻石粉”“铁粉”之类的标识,除了会积极回应主播的互动之外,还会帮助主播催促“中奖”的人赶快付款,表明这样的“好运气”如果不想要可以随时转手给自己。

  周光(化名)正是在这样热烈的氛围下,一咬牙买下了两块翡翠原石,消费近40000元。东西到手后,他把这两块原石送往珠宝鉴定机构,检测结果出来才知道自己上了当,后来通过一位律师维权要回来了一半钱款。

  事实上,多家媒体此前都报道过类似骗局,多地警方也破获过多起相关诈骗案例。

  资深业内人士王凯(化名)介绍,玉石原料被开采出来时,由于风化导致表面形成了一层皮壳。裹上这层皮壳的玉石,从外表看上去与普通石头并没有太大区别,用强光手电筒照,能隐约看见透光的内里,但真要知道这块玉石成色如何,还是要将其切开才能看清楚。这种大概知道有没有却又不确定质量好坏的弹性区间,再加上不同成色的翡翠价格差距巨大,就催生出了“赌石”这种特有的售卖方式。

  王凯还透露,直播行业兴起之前,云南、广东等地的玉石原料交易市场,一到旅游旺季便有不少顾客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前去赌石,“一刀穷,一刀富,一刀让人披麻布”。如今,直播间缩短了普通人与赌石的距离,而且由于网络的隐匿性、非现场性,其诈骗的可能性其实比传统赌石更大。

  参与赌石直播间欺诈行为

  运营人员或涉多宗罪

  “直播间赌石近年来变得非常流行。尽管这种行为目前并不被法律明文禁止,但其背后潜藏着许多法律风险和潜在的犯罪行为。”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志广律师分析,首先是存在被诈骗风险的风险。直播间赌石常常涉及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贴皮、喷漆、打灯光等手段,将低质量的翡翠原石伪装成高价值的原石,以高价出售给消费者;或者消费者直播间购买的原石是一块,实际“开石”的是被调换的另一块。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罪。其次是参与赌博行为的风险。如果赌石直播间的运营人员以虚假手段操纵原石品质,加以“虚假转账”“水军”等行为刺激诱导消费者投入赌石,其行为即涉嫌赌博罪、开设赌场罪。

  对于相关维权的消费者,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首席调解员郭玉忠建议:首先,所有沟通记录、交易凭证、实物及图片、直播视频等所有证据要尽量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当发现受骗或受损时,除上述收集证据证物外,需及时向律师或全国123315平台进行咨询,做法有据;再次,在与商家协商关系尚未破裂的前提下,应努力维系沟通渠道的通畅,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调解员居间撮合,力求减少损失;最后,在与商家沟通失败、双方关系完全破裂或商家失联的情况下,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起投诉或举报,力争在司法行政机关的介入下挽回损失。特定情形下可到属地派出所备案。

  郭玉忠同时指出,此类情况维权难度大,而且某些消费者自身可能也有涉嫌“违法”行为,这样,失去法律保障的风险也不能回避。李志广律师表示,消费者在参与此类交易时应保持高度警惕,平台和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管理,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法治网)

  网友闲话

  @winter:现场赌石都有极大可能输掉,居然有人还敢在网上赌。

  @啦啦啦:四个字送你:贪心不足。

  @borisyhb:十赌九输不是没有道理。

  @下天代艳:淘宝直播间刷到过,气氛烘托下也买过几块石头,还好及时醒悟刹车,损失不大。

  @小小黑:被骗的人智商也够着急的。如果赌石真这么好赚的话,他们为什么自己不开,还拿出来卖?

  @胡万鹏: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淘金,发不了财的。

  @风雨潇潇:还有开烧好的瓷器,一个性质,真不如花两元钱买注彩票,甚至中奖率还比这些高。

  @可乐:除了自己都是托,又何止是这一种。

  @长命百岁陈捷:骗子最好的工具就是平台。

  @勇于不敢:视频直播开盲盒就应该一刀切禁止,太容易作假了。

  @华润漆:对于诈骗分子,处罚太轻,违法成本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