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健康

秋冬呼吸道感染高发“主流病原”怎么防?

  秋冬时节,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呼吸道感染再次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而儿童、老人更是成了感染的“重灾区”。

  “支原体感染”是近两年秋冬季呼吸道感染的“关键词”,这是一种“非典型病原”感染。其症状与一般感染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和痰液不易排出,全身症状表现为乏力、倦怠。儿童患者则易在支原体感染中引发气道堵塞,甚至是肺不张等并发症。

  “今年支原体感染呈现家庭传播的趋势。”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医药卫生第二工作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崔瑷介绍:“一些病例中,先是儿童感染,随后传染给家人,成年人也会出现较重的病情。这也提示大家对支原体感染的传播特性需要提高警惕。”

  老年人尤其要警惕症状不典型的肺炎。有些老年人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减退,或者身体“反应力下降”,使得肺炎的表现不明显。崔瑷提示:“对于年老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后遗症、肿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他们患上肺炎往往没有明显的咳嗽或发烧,而仅表现为乏力、精神萎靡、不想进食等非典型症状。家属发现这些异常时,应高度重视,因为这类患者如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治疗,病情可能迅速恶化。”

  年轻人则需留意症状的动态变化,“轻微不适可以自行在家用药处理,而如果病情持续加重或未见明显好转,应尽早就医。”崔瑷建议,对于无法准确表达不适的小朋友,家长则需密切关注其体温、呼吸状态和精神状况,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延误治疗。

  肺炎的确诊并不能仅凭主观症状。崔瑷强调:“临床主要通过胸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结合症状、体征来确诊。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还需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是否出现呼吸功能异常,表现为低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此外,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各不相同,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确诊往往可能需要多次病原学检测。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是评价呼吸功能的重要办法之一,由于其所需设备——血氧饱和度仪操作简单、易得,是适用于家庭的呼吸功能的评价办法。

  当感染加重时会导致呼吸功能受损,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指标,对提示肺炎加重很有帮助。近年来,许多家庭已经习惯使用指脉氧设备进行日常监测。崔瑷指出:“正常情况下,指脉氧读数最好应保持在91或92以上。如果血氧明显下降,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日常监测之余,每年入秋接种流感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尽管疫苗无法完全杜绝感染,但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并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尤其对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群体效果明显。崔瑷提醒:“大众自身要做好呼吸道保护,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同时加强身体素质,合理作息、均衡饮食,增强个人的免疫力,提高对病毒的防御能力。”(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