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政府召开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向全市人民群众作出新一年的庄严承诺。
增福祉 继续推进“十百千”行动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去年,我市大力实施民生服务“十百千”行动,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温暖大事”。全年高质量完成10大类50项11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包含人大票决的10项43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微幸福”督办事项办结率保持100%,“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办理群众诉求2.7万件、建议超4000项,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
今年,我市继续推进民生服务“十百千”行动,将以更大的力度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微幸福”民生工程和“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事项。
“十”就是人大票决确定的10项43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具体为:公共安全保障工程、“一老一幼”关爱工程、交通出行提升工程、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宜居环境更新工程、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教育扩面提质工程、医疗设施提升工程、生态环境优化工程、文体惠民利民工程。
“百”就是今年安排的10大类50项10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包含人大票决的43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千”就是继续帮助群众办好千件以上“微幸福”民生工程、“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诉求事项。这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着力擦亮民生底色,托起锡城百姓“稳稳的幸福”。
新亮点 三类项目 “各显神通”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与2024年相比,今年的项目安排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继续实施一批好项目。继续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新改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校园定制公交线路、“锡青夜校”等45个需求大、反响好的项目。
谋划实施一批新项目。新纳入微型消防站建设、老旧住宅电梯体检和更新、普惠性幼儿园新增托位等62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项目,加快补齐短板。
打造一批标志性项目。新纳入机场改扩建、中环西线、无锡美术馆、交响音乐厅、无锡博物院和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公共卫生中心易地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
扩供给 优质教育大步向前
记者梳理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发现今年的清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项目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在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应市民需求,做到了让“民声”定“民生”。
“办好教育事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无锡教育努力的方向。”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无锡教育将继续加力实施资源供给、集团化办学等行动计划,适应学龄段人口规模“排浪式”变化。今年将建设完工义务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9所,完成高中改扩建5所,新增2500个普惠性幼儿园托位。鼓励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实施集团化办学,确保基础教育办学布局更加优化,办学方式更加多元,师资队伍更加优质,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办学考核指标体系更加健全,集团化办学特色品牌更加显著,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保持省内领先。此外,继续做好校园为民服务工程,保障上下学安全“三件套”,力争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助出行 加装电梯“连片托管”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有效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加装电梯完成数量屡创新高,连续两年全省领先。今年,我市连续第四年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年度计划完成不少于400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我市将在继续大力推动加装电梯“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加装电梯“质”的提升。鼓励推行“连片托管”模式,对加梯较为集中的区域,引导居民达成统一托管协议,委托专业单位对电梯日常巡查维护、应急救援值守等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鼓励加装电梯企业提高电梯智能化管理水平,提供24小时应急处置服务,让老百姓的电梯装得放心,用得安心。
重落实 办好一项解决一类惠及一片
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重在落实务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我市将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民生服务“十百千”行动为统领,更大力度更高质量统筹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务求办好一项、解决一类、惠及一片,让市民群众感到更多变化、看到更多成效、得到更多实惠。
(晚报记者 孙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