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到特殊“生命课堂”重新审视生死

这个开放日活动报名一天就额满

  市民向工作人员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4月26日下午,无锡市殡仪馆举行近年来首次开放日活动。当天,30名通过线上报名的市民走进殡仪馆,通过透明化服务展示、沉浸式生命教育课堂和绿色殡葬实践体验,重新审视生死议题,感受殡葬行业的人文温度。

  “生命有时,唯有爱不朽。”活动伊始,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开场白道出了此次开放日的初衷。长期以来,殡葬行业因传统禁忌鲜少对外公开,社会上“赚黑心钱”“服务不透明”等误解屡见不鲜。为打破偏见,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本次将核心业务区域对外开放,让市民亲眼见证殡仪服务的规范化与专业化。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市民们依次参观了遗体接运中心、防腐整容工作室、守灵中心和火化车间。遗体整容师的工作间里,3D打印技术、精细的手工塑形,使逝者因事故严重受损的面容得以恢复安详仪态。“我们不仅要还原逝者的容貌,更要给予家属最后的慰藉。”工作人员介绍道。火化车间内,工作人员坦言夏季温度高达50℃,不能开空调,火化师需直面热浪作业,“盐汽水是唯一的‘降温法宝’。”

  透明化的服务流程与公开的收费标准,进一步打消了市民的疑虑。“过去总觉得殡仪馆收费不透明,今天看到每一项都有据可查,心里踏实多了。”市民王女士感慨。

  如果说专业服务展示打破了行业的神秘感,生命教育环节则让参与者直面生死议题,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沉浸式追思会”中,市民们模拟了一场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告别仪式。哀乐低回,电子屏播放逝者生前影像,同事和学生含泪讲述往事,参与者集体默哀、鞠躬、敬献鲜花……活动中,很多市民都在分享环节哽咽讲述自己来此参与的初衷。许多人写下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投入“时空胶囊邮箱”。

  在生态环保理念推动下,不少市民都很关心绿色殡葬。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介绍了海葬、可降解骨灰盒葬等生态葬式。

  多年前殡仪馆曾有过一次开放日活动。工作人员表示,当年他们邀请别人来参加活动时,有人当场“翻脸”,说太晦气了。本次组织活动前,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也非常担心,只开放了30个名额,仅在公众号进行了发布。当时还想着如果没人来,就请一所大学的师生“托底”。令人意外的是,活动信息发布后,一下子就有100多人报名,只能提前关闭通道,并按照报名先后,通知30名市民前来参加。不过,看到市民对此如此感兴趣,今年8月政府开放月时,他们可能还会举行一次开放日活动。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