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

“三心”家访在路上

  江阴高新区金童中心小学 陈宁

  刚听说要家访时,我有“三心”,一是揪心,二是担心,三是闹心。家访的任务终究还是到来了,而我的“三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老师,你今天真的要去我家吗?”小张问道。我已不知这是他第几遍询问,选择第一个去小张家家访的理由是因为他在贫困生库里,而他的爸爸在我的反复确认下放弃了资助。

  过了一会儿,我见他仍站在我的身边欲言又止的样子,探究的眼神向他望去。“今天,其实是我的生日。”他到嘴边的话终于说出了口。“那老师给你过个生日吧!”话音刚落,他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蹦蹦跳跳地回了座位。

  到了小张家,小张的奶奶告诉我,孩子的爸爸妈妈很早就离婚了,妈妈已多年未见,爸爸也组成了新的家庭。那一瞬,我明白过来,原来小张平时的高调不过是他维护自尊的保护色。

  也许是出于对一个离异家庭孩子的关心,也许是想和孩子再多聊聊,我提出带小张出去简单吃个饭,过个生日。奶奶先是不好意思,然后反反复复地道谢。“随便点你爱吃的,不用客气。”我招呼着小张点菜,他的眼神在菜单上反复流转,最后将菜单推向了我,挠了挠头说:“我不怎么在外面吃饭,老师你点吧!”饭菜的香味在空气中蔓延,小张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饭。我看着他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和他聊天,倾听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他说:“这是我在江阴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老师,你很像我的妈妈。”我想,这一刻,我只需要静静地陪在他的身边,我只需要听听这个少年的心事,我只需要祝他生日快乐。

  隔天,小张的爸爸发信息给我,感谢我对小张的付出,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我先向他表扬了小张的懂事,而后对他提出建议,希望他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小张的爸爸表示会积极配合老师,多关心孩子。

  这一次特殊的家访,让我从揪心、担心、闹心变成暖心、真心、会心。也许我的力量微薄且有限,也许这样的家访工作要走不少的路,但我的心里始终暖洋洋的,因为我走到了学生的家里、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