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0日,在荟聚中心二楼举办了一场以盲健共创为主题的市集。该市集是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助残企业好轻松与无锡荟聚等联合举办的《春风好轻松》社会创新设计活动。市集通过构建“感官友好市集”和创新非视觉体验活动等实践,首次聚焦视障群体,旨在推动社会平等与多元共融。
“中间两个横着的点扎进去,就是‘韵母un’。”在现场,来自好轻松的盲人按摩师张振兴当起了志愿者,教路过的市民一起进行盲文书写。他介绍,其实盲文也是一种拼音文字。大家感觉他只用了10多秒就写好“春风好轻松”这几个字。市民吴叶跟着他一起体验,一个字一个字拼出来,同样这几个字,感觉要用好几分钟,“他们太厉害了!”
来自锡东高中高二年级的女孩胡湘参与了“黑暗海龟汤”环节。她觉得这些由盲人当判官的推理游戏非常有趣。“我身边从来没见过盲人,一直以为他们需要人照顾才行。”
现场首创了多感官交互市集,打破盲健参与壁垒。比如,以“非视觉体验”为核心理念,设置“黑暗海龟汤”推理游戏、“指尖探秘”触觉猜物、“奶茶盲选赛”等沉浸式互动,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维度感官协作,消解视觉依赖,构建视障群体与普通市民平等对话的创意场景,推动物理与认知层面的深度共融。
现场,不少市民好奇地提问,想了解盲人是如何生活、学习的。盲人张振兴介绍了他自己的经验:“我们老师会找6个人排成两排,蹲下去的那个人,就是盲文的圆点”“我们饮食习惯一般和大家一样,但很少会选择火锅店,因为看不见,容易烫着呢”“家里等熟悉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独立走动;如果去不熟悉的地方,一般会根据定位打车;但是有时会有一定小误差,可能会走到隔壁去,需要别人的帮忙”。
江南大学的学生们还在小红书发起了“对视障人士的好奇100问”。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对这个帖子很感兴趣,提出各种问题。学生志愿者们会通过采访盲人,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大家。也有一些视障人士会直接在线上回答这些问题。
这次市集在无锡尚属首次,特邀了20余位视障人士前来,吸引上千市民游客体验打卡。该项目的指导老师董玉梅表示,项目是基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课程《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展开的,是由江大设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CUMULUS联盟执委巩淼森老师主持。一直以来,课程关注老年人的慢病管理、老旧社区的改造和更新、孤独症人士的就业等不同的内容,今年则选择了视障群体,希望能够改变社会对盲人的刻板印象,了解他们也能通过按摩等各种途径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够关注社会性议题,关注弱势群体。”董玉梅说。(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