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老旧小区物业更替频繁

市场化之路如何破局?

  近日,梁溪区风光里二期小区因物业撤出陷入管理“真空”,垃圾无人清扫、大门道闸拆除、楼道灯熄灭,居民生活陷入混乱。记者探访发现,在老旧小区,这一现象并非孤例,随着国有物业三年托底补贴期满,不少老旧小区物业更替问题集中出现。

  问题

  物业更替频繁 管理问题迭出

  “最近我们晚上都不太下楼遛弯了,楼道里乌漆麻黑!”今年初,风光里二期陷入物业撤走的窘境,国有物业撤出后,新选聘的物业仅仅做了一年,也离开了,居民已经历了两三个月无人管理的真空期。“垃圾无人清扫,小区大门甚至没有了管理道闸,实在是一团乱麻!”不少居民对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

  “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不干了呢?”去年底,轻工石子街小区金佳物业撤出,到期不续,不少居民不明就里。近期,记者再到小区探访,现场有居民表示:“物业确已更换,但体验不如从前,楼道垃圾都得自己扫。”

  永胜新村也曾一度因“收不上电费”,老旧小区改造时加装的监控成了断电的“瞎子”。当出现高空抛物、业主车辆被划损等情况,因为监控“停摆”而无法追责维权。

  调查

  管理难根源在物业费

  记者从风光里社区了解到,物业暂停服务后,社区收到很多居民反映情况,希望社区出面协调解决。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国有物业撤出后,民营物业进驻,但整个一年内物业费收缴率极低。由于居民不交费,目前保安、保洁都无法进行保障,社区只能找志愿者对接环卫清运垃圾。目前已成立物管会过渡,后期能否选聘新的物业进驻,还需看居民意愿。

  2020年7月,为提升老旧小区宜居质量,扩大居民幸福感,国有金佳物业、地铁物业以及部分区属物业企业进驻老旧小区,半年后即实现全市494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全覆盖,惠及群众25万户。国有物业进驻老旧小区,使得长期困扰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安全秩序、硬件设施和停车管理等普遍性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补贴期满后,“断奶”的老旧小区在物业管理市场化的过程中问题逐渐暴露。

  采访中,有的居民对物业收取费用感到抵触,“以前没有物业也能住,为什么现在要交钱?”有的小区居民则对于“自己本本分分交物业费,但不交的人也没有什么损失”而感到愤愤不平,“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也可以不用交?”

  记者了解到,由国有物业公司托底接管的各老旧小区,之前为社区管理或失管状态,部分居民收入较低,小区业主未形成物业费缴纳意识,物业费收缴困难。部分可以收取停车费的小区由于车位较少,收入微薄。这些小区的物业管理依靠政府补贴,尚且难以维持收支平衡,在补贴到期的情况下,就更加难以为继。

  探访

  居民诉求分化 物业去留两难

  对于物业,居民也有不同的主张。记者随机询问了谈渡桥附近几个老旧小区的居民。对于物业的功能,居民的诉求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物业只是看看大门,打扫卫生,并花不了几个钱”;有的居民则表示,停车费和广告费等收益足够支撑物业运营,反过来还应当给居民“分分红”;也有居民认为,小到家中修修补补,大到公区修缮,物业都应出一份力,收些费用也无可厚非。

  部分居民愿意主动如期缴纳物业费,而更大一部分居民对缴纳物业费颇为抵触。谈及不缴纳物业费的原因则更是五花八门,卫生打扫是否干净、高空抛物能否有效处理、邻里吵闹能否及时协调制止……都成为居民评判物业服务的标准。“服务不到位,我们凭什么足额缴纳物业费?”

  采访中,一家国企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的物业收费成了一道难跨的坎。“老旧小区的物业费收缴率只有30%左右,这已经到了物业服务能否正常运转的生命线,即便是比较好的老旧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也不过70%左右。”该负责人透露,本身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费标准就偏低,一般每月只收取0.5元/平方米,再加上收费面积本身比较小,收缴率又低,物业企业基本是入不敷出。

  思考

  难题如何破解?

  物业正常运营时,很多居民感觉不到,但一旦物业停摆,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就渐渐浮现出来了。“在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上,市场手段‘失灵’,单纯依靠物业和市场很难解决。”金佳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奖补政策到位的同时,街道和社区也要创新手段,提升业主的缴费意识。

  “老旧小区国有物业全覆盖是一项长效化精细化的管理过程,三年补贴期满后仍需深耕细作,从‘有人管’逐渐过渡到‘管得好’。”去年,市政协委员黄维佳关注到了相关问题,并提出关于《老旧小区国有物业进驻补贴期满后推动长效管理的有关建议》。黄维佳提出,要进一步细化物业管理规范和对应的物业费标准,通过物业公开收支情况,通过抽查、考核等方式督促进驻物业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制定统一的考核细则和监督办法,考核结果与补贴挂钩,切实提高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积极性。

  黄维佳认为,老旧小区物业费收取困难的破局之道还在于“开源”。他建议物业企业积极拓展服务,增强盈利能力。围绕居民的实际需求,积极拓展服务范围。比如通过停车收费、广告服务、快件存储、买菜自提、便民食堂等增收方式,弥补物业收费不足;同时还可增加助老、助残、陪护、灭虫、维修等延伸服务的新物业服务模式,切实增强物业公司的盈利能力。

  (晚报记者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