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娟 文 |
“退休”两字,退矣,休矣。如何接受?对于一生追求勤奋精进者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挫伤。更别提奔花甲之年,亲人不断离去,体质开始下降,脑力也不似从前,人行于此是需要自渡的。
很多人选择启程周游风景名胜,乃至世界各地,或选择日日以麻将牌桌为娱,或有父母侍养、儿女大婚、舍下添丁,虽可忙成一团,却也会空了心,荒了魂。当年就着这份慌张,从退二线到如今近十年来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旅行,而是投入了一项又一项的学习和修行,也可以视为心灵的旅行,行而学,一样付费,一样行进,见的是精气神层面的风景。
探究心理学,一是迫于身边亲人癔症的压力,二是为揭开心理学的神秘,付了较高的学费,资深教授的讲解引人深入,两年学习,学得了“习惯就好”“延迟满足”“要降服疯子就得比疯子更疯”“极目成仇”……,无论生理心理学还是病理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都得到了启发和应用,得到很大的帮助。
学习女红,是为圆儿时的梦,儿时忙于砍柴打猪草的课余,学打毛线都是奢侈,文化馆聘请的老师耐心细致,跟着学画样,学选色,学劈丝,学针法,为学习者打开了一个刺绣的世界。曾凝神四小时绣成金叶红鲤团扇面,眼力和坐功几乎都到了极限,体验了绣娘的不易,也体会到古时闺阁必修的细腻。
学习插花,让众多的花卉和花器,在有限的时间空间绽放出不同的风采和韵味,每一份作品从采撷到选器、插置、拍摄的过程中,让人享受审美的愉悦和表达。
学弹吉他,练习双手的节奏配合,弹奏出一曲曲经典而优秀的作品,在失去亲人的日子里,《魂断蓝桥》主题曲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日常弹奏最多的曲目,让情绪在琴弦上倾诉回荡,是沉浸,是宣泄,也是心灵的颐养。
学习茶道,在一次次经受生离死别之痛时,自律“每天为自己泡壶茶”,每日行茶,在端起放下间平复心神。带宝宝习茶,听稚嫩的童声一边念着括沫、搓茶、摇香,一边用小手怯怯地抚弄茶具是茶道之外最抚人心的体念。在关照好茶的同时,还要关照好“茶之父”“茶之母”,给生活平添出万种姿彩,趣味无穷。因为爱茶,也感受到家人朋友寄托在茶品、茶具,乃至泉水中的亲情友情。
学习瑜伽,是惟一能够在万分悲痛中坚持并从中获得力量和平静的修习。从入门体式到教练课程,从艾杨格到阿斯汤伽,每一体式贯穿平衡,每一课程都以大休息(挺尸式)结束。一念瑜伽,万念放下,见天地,见自性,行解脱。
学习游泳,与水相偕,驭水而飞,默默于水中几十分钟可以浮想联翩,感恩水能涵养万物,水能成江河湖海,也能为冰成汽,成就冰山雪峰、白云悠悠。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不同泳姿锻炼不同肌群,也能体验不同的感受和意趣。冬日游泳更是一种挑战和勇毅。千米之后欣然愉悦,忽有一日心间涌出越剧王文娟老师的一句唱词:“我乃是碧波潭中的鲤鱼精!”
学习太极是一个美好的机缘。早在学习中医课程时就对阴阳学产生浓厚兴趣,眼见身边习练太极的朋友越来越多,太极阴阳鱼的图案在退休后成为了寻访学习的对象,正想到约课地报到时,小区门口一位太极习练者的飒爽身影吸引了我,几句话交谈,对方便热情地表示愿意教习。跟着王老师练习太极拳、太极剑的意外收获是有一群同好的姐妹,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关心,一起练习,一起比赛,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赢得了许多个人和团体荣誉。
……
每一项学习都在课堂和书本的结合中得到立体的启发和拓展,课为引,书为本,实操推进,从而进一步与人世间真善美结缘,修行,行以自渡。
如今含饴弄孙间,泡一壶茶,插一瓶花,弹一曲琴,有限的时空,与其说是无所谓结果,不如说是通透了所谓的结果只有一个——人人必至的大解脱。所以当下自在,在乎过程,行于过程,修于过程,享受过程。
行走,身行,心行,边行边悟。十年光阴中虽面对各种伤痛、衰老、坎坷,感谢学习路上的各位恩师教会我年轻时无缘触及的生活美学和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乃至体育之美,让我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