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王佳)6月24日,作为“无锡人大开放月”的重要活动之一,2025年第二期“人大代表议事厅”活动举行,围绕优化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展开“议事”,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制度、优化服务、防控风险等,将议事厅里的“金点子”转化成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的实举措。
据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从信贷支持、资本助力、地方金融组织三个维度服务实体经济,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和资本市场持续扩容,累计注册基金规模超6000亿元,股权投资活跃度连续三年居全国前十,为巩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效率、风控等方面的匹配度不高,常出现堵点、卡点,这是代表们关心的话题。中国银行无锡分行行长陶继勇表示:“针对锡创投资的小微初创企业,银行创新推出‘创投新质贷’,一年多时间已为48家企业提供了3.3亿元贷款支持。其中,‘开工贷’‘苗圃贷’针对成立时间不同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苏知贷’支持有专利、有商标但无传统抵押物的科技型企业。”
目前,无锡中行已经为3114家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了176亿元的资金支持。以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的方式可以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取资金,是解决科创型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2024年,无锡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15个项目,质押备案金额达到178.29亿元,排名全省第二,创近年来新高。
前不久,无锡某生物科技公司在原有贷款到期、转续贷过程中成功申请到市“转贷应急资金”,解决了短期资金需求,研发进度未受影响。有代表在会上提出,“过桥资金”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申请需要什么条件?“只要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没有严重不良的社会信用记录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使用转贷应急资金。原则上2天内完成转贷业务,1000万元用一天只需2000元使用费。”市工信局负责人说,我市是省内最早设立转贷应急“过桥资金”的城市,截至去年年底,累计为中小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9亿元,目前正研究转贷应急资金池扩容,让更多企业享受到这个政策。
“接地气”的金融政策需要良好的金融环境来落地做实。如何让企业不跑腿就能全面了解金融产品,并提出融资方面的需求?议事厅里,代表们展开讨论。市委金融办副主任百炼回应:企业可通过引擎搜索“锡企服务平台”或下载灵锡App,在金融服务专区“我要融资”直达通道提出诉求。专区给企业提供了金融产品库,囊括政策性金融产品、银行金融产品、上市服务等,企业还可通过直接拨打12345,提出融资诉求。此外,还可通过“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或者“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根据平台指引发布企业融资需求,通常银行机构可在3个工作日内与企业实现对接。
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如何申请、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如何运作投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哪些支持政策、如何进一步刺激消费……会上,很多代表纷纷提出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给予详细的解答。下一步,无锡将进一步推动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落地,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常态化开展产业协同、人才引育、金融支持、场景应用等企业全周期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无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