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二泉月·市井

那个志愿兵

  | 丹枫 文 |

  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清晰如昨。潘福生,那个我初入伍时结识的志愿兵,便是这样一个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的人。

  1993年7月,我怀揣着梦想与憧憬,特招入伍,成为第一集团军司令部直属电子对抗营的一名军医。那时的潘福生,是电子对抗营的技师,身为志愿兵(士官)的他,在营里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来自四川万县,带着巴山蜀水赋予的独特气质。初次见面,就觉得他身形矫健,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与坚毅。后来才知道,他从小练武功,这习武之人的精气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营里时常流传着他那些令人惊叹的功夫和事迹。说他会“吃玻璃”,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绝技。有一年,电子对抗营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表演吃玻璃,周围围满了战友,大家既紧张又好奇,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只见他神情自若,将一面镜子打碎,然后把玻璃放入口中,咀嚼几下后竟若无其事地咽了下去,围观的战友们发出阵阵惊呼,而他却面带微笑,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还有那“头破砖头”的功夫,更是让人折服。一块坚硬的砖头,在他的头顶轻轻一磕,便应声而断,他却毫发无损,那股子硬气和胆量,让我们这些战友打心底里佩服。

  除了武功高强,潘福生还特别能吃。有一次部队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馒头刚一端上桌,他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食量。只见他拿起馒头,大口大口地吞咽着,一个、两个……一口气竟然吃了二十多个。战友们都惊得合不拢嘴,他却拍拍圆滚滚的肚子,笑着说:“练武之人,消耗大,得多吃点。”

  他在营里,不仅有着令人称奇的功夫和食量,还是个热心肠。经常为军部首长和机关处长家里维修电视机和冰箱等电器。每次接到任务,他总是二话不说,背上工具包就走。他维修技术娴熟,那些出故障的电器在他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很快就能恢复正常运转。首长和处长们对他赞不绝口,战友们也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在部队的日子里,我与潘福生渐渐熟悉起来。听他讲起家乡的山水,讲起他小时候练武的艰辛,讲起他对部队生活的热爱,我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兵,却用自己的方式,在军营里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但那个志愿兵,是我初入军营时的一抹亮色,是我记忆深处的一位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