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锡市儿童福利院比过节还热闹:来自锡城各地的50名小学生,与院里的孤残儿童一对一“结对”,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夏日时光。这已经是该院第三次以“开门办院”的形式举办“夏令营”,不少孩子连续三年来“打卡”,名额年年“秒光”。今年,活动索性“加更”——从原来只办1期扩展到9至12期,总人数近600人,并将为残障儿童打造一个“专属朋友圈”。
激发孩子们的同理心
昨日一大早,小朋友们被家长陆续送到山水东路旁的儿童福利院。这已是今年该院的第五期夏令营,50位小朋友分散在10个班级中,每5个小朋友组成一组,和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结对。“他搭得好慢”,小学生张嘉凯发现,孤残儿童和他不太一样,动作慢慢的,说话也很困难。他们一起进行乐高拼搭,体会“不一样”的玩游戏方式。
在开心菜园里,张嘉凯和小伙伴一起认识了小辣椒、红苋菜等不同的蔬菜。在分享环节,每个孩子都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严一月小朋友表示,福利院的小伙伴和自己差不多大,但却因为残疾被父母抛弃,希望和他们握握手、拥抱一下,让他们体会到“被爱”的感觉。
儿童福利院已连续三年举办夏令营,以前一般只办一期,每期30个名额,但每次名额都会“秒光”。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今年扩大了规模,每期放出50个名额,以小学阶段的孩子为主,预计办9到12期,总人数近600人。
更好了解不一样的他们
一日营的安排很丰富,包含各类技能小达人活动,如开心菜园、小鬼当家、建构活动、创意美术、国学课堂等。其中,“健康小卫士”活动开展自我保护教育和急救实操,让孩子学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阳光小暖童”活动则会让孩子们参与社工小组活动,根据活动奖励币去超市购物,给同伴赠送小礼物,传递爱与关怀。
在院内的感恩墙上,写满了孩子们的寄语:“感谢这里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让我知道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向阳而生”“感谢爸爸妈妈辛苦地养育我,祝小伙伴勇敢地面对生活”……院内工作人员说,参加完夏令营后,有些孩子表示,这里的“特殊”小伙伴和自己不一样,他们被残障束缚,不能自由行动,自己很想帮助他们。有的孩子则已连续来了三年,他们想看看结对的小伙伴是不是康复得更好了。一些家长会让孩子带着好吃的东西来福利院分享,并表示想成为这里的义工,“孩子参与夏令营的同时,我也加深了对儿童福利事业的了解”。
这个夏令营,也让很多孩子明白了,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院方也希望通过这一天的活动,能够实现孩子间的同辈接纳,完成感恩教育,希望让孩子明白,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拥有健康,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未来,他们行走街头,会帮一把遇到困难的残障小伙伴,让儿童友好多一份内涵。同时,孩子们之间会多一丝牵挂,尤其是院内的孩子,能享受和同龄人玩耍的乐趣,扩大他们的朋友圈。”
为残疾儿童开启一扇窗
报名期间,有家长询问:“我家孩子坐轮椅,能参加吗?”工作人员回答:“欢迎!只需先评估——能否独立参营,或由家长陪同。”目前,无锡市儿童福利院承担了经开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责,可以接收该区域的残疾儿童,现在已有一个孩子在这里进行学习和康复。暑期中,还有7个孩子在等待评估入学。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接受周边地区的孩子,以智力发展迟缓的儿童为主,也可以是患孤独症的孩子,而脑瘫孩子的康复则是院内的强项。与一般的特校相比,儿童福利院内不仅有老师,还配备有医护人员和社工等专业人员,会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个训,康教融合的力量更强大。夏令营也成为一扇窗,让养育残障孩子的家庭提前“踩点”,看看这里的课桌、康复室、游乐场,感受专业与温度。
据悉,今年8月结束前,600名孩子将分批走进这座“快乐星球”。院方希望,孩子们带走的是欢笑、牵挂,留下的是拥抱、礼物,以及一句悄悄话——“明年,我还来!”
(晚报记者 黄孝萍 实习生 黄沁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