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2025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复赛正式启动,132个高质量项目从370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正式进入项目对决阶段。随着赛事进入深水区,无锡这个制造强市与创新热土的吸附力,也再次吸引海内外创业者目光。
据大赛组委会统计,本届“太湖杯”总报名项目达5288个,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其中,企业组370个,团队组4918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
在众多赛道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以2098个项目稳居榜首,占比近四成,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面向实体产业应用的项目显著增多,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制造、医疗、交通等多个行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赛道紧随其后,分别吸引1081个和886个项目报名,占比分别为20.44%和16.75%。
不仅赛事规模不断扩展,配套服务也在不断升级。无锡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侯建伟介绍,今年在赛事机制上持续创新,联动京津冀、粤港澳、西三角、长三角四大区域协同中心导入优质资源,拓宽参赛项目“朋友圈”。
在政策扶持方面,优胜项目可直接申报“太湖人才计划”A类评审,不受名额限制;落地项目还可申请“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最高可获得30万元资金资助。同时,赛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已连续举办两期“天使创造营”金融路演,促成11个创新创业项目与投融资机构“面对面”交流,推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在复赛评审现场,来自能源与环保赛道的评委代表表示,本届参赛项目整体呈现“更成熟、可落地”的趋势。“今年不少团队已初步建成生产体系,甚至与客户签订了合作意向。”他说,这标志着“太湖杯”已经从单纯比创意,逐步走向比产业化能力的“第二赛场”。
在他看来,有两个项目让人眼前一亮:“一个是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体积小、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园区等空间有限的场景;另一个是外卖消毒箱,以小切口撬动市场,贴近百姓生活,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潜力。”
不仅本土项目竞争激烈,不少海外团队也借助“太湖杯”舞台,寻找与无锡产业的深度链接。来自无锡艾尔索德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奥尔加·克瓦申金娜就是其中一位。她带来了一款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焊料,该技术在高精度电子制造中的应用场景广泛,与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高度契合。“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类似技术能力的企业仍属少数。”
“除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吸引我选择无锡的因素中,还有一份特别的情感。”奥尔加坦言,无锡的邮政编码刚好与自己祖籍城市一致,这种微妙的巧合拉近了她与这座城市的距离。“我们希望借助‘太湖杯’这个窗口,寻找合作伙伴,也让更多人看到无锡的包容、开放与科技温度。”(陈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