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夏日荷塘别样风情:

稀有千瓣莲现身管社山庄

  本报讯 近日,热心市民钦女士向本报报料,她在管社山庄的荷花池中发现了少见的千瓣莲。与常见的单瓣荷花不同,千瓣莲花开之时,花瓣层层叠叠,由外向内花瓣越发密实,颜色也由浅入深,煞是好看,为夏日荷塘增添了一抹别样风景。

  正值荷花盛放时节,记者跟随钦女士来到管社山庄的荷花池边,偌大的荷塘里,花开烂漫,迎风摇曳。“快来看,这朵花藏在荷叶下!”钦女士对着荷塘找了好一会儿才将目光锁定到她在这里发现的千瓣莲花苞。随着钦女士的指尖看去,一朵紧实饱满的花苞出现在眼前。“千瓣莲还是花苞状态时,看起来有如并蒂莲,花苞明显比单瓣荷花来得大。”钦女士说,要看到完整盛放的千瓣莲并不容易,由于花朵较大,若根茎支撑不足,在花开的过程中花朵会缓缓倒下,躺在水面上,隐于大片荷叶之下。有时,要清风拂过、荷叶摇摆起来才能看见。

  在钦女士的指引下,记者将视线下移,荷塘间,不少千瓣莲“现身”,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则已盛放,还有的花色已衰,但枯黄的花瓣仍保持着盛放时的形状。

  资料显示,千瓣莲是一种稀有的观赏植物,其叶茎与一般莲无显著区别,唯花瓣特别繁多,形态富丽。每朵花常在1000瓣左右,花瓣重重叠叠,由大而小,愈近花心愈密集,故名千瓣莲。2017年8月中旬,钦女士首次在太湖一荷荡中发现了千瓣莲,此后,她一直在跟踪观察这一特殊荷花在无锡的踪迹。作为荷花爱好者,钦女士查阅古籍发现,千瓣莲在明清地方志中屡有记载。《吴县志》载:“花山在城西三十里,山顶有池,生千叶莲,服之,羽化,故名。”《无锡县志》亦提及:“惠山金莲池,一名纑塘,一名浣沼,中生千叶莲,旧谓服之羽化,与华州华山所产同。”令钦女士不解的是:“为何古籍中的名花,今日反倒成了稀客?”

  对此,记者采访了无锡园艺相关专家。据介绍,当前千瓣莲较为少见并非因其物种稀有,而是受多重因素影响。“通过现代园艺栽培技术,该片区荷塘早在数年前便实施了混种策略,种植的荷花包含多个品种,因此,培育出千瓣莲是有可能的。”专家解释,千瓣莲之所以未被广泛推广种植,主要是由于其“头重易萎,多难开完”,在荷塘之中,其观赏度对市民而言不如普通单瓣、重瓣荷花,且综合维护成本较普通荷花更高,制约了其在公共景观中的规模化应用,“此类荷花更适宜缸栽近观,而非大面积荷塘种植。”

  市民若想一睹千瓣莲风采,可于7月至9月花季期间前往管社山庄,沿荷塘低视角寻找或静待清风掀动荷叶,便能寻觅到那抹隐于碧波间的层叠绯红。

  (予之/文 黄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