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秒读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心

  22日将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中医专家认为,这一时节“暑、湿、热”三邪交织,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固护阳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介绍,大暑节气高温高湿,人体阳气随高温浮散于体表,导致身体内部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湿气重浊黏滞,易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引发腹胀、肢体沉重、舌苔黄腻;暑热通于心,易致心火过旺,引发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高温还会扰动心神,表现为焦躁易怒、注意力涣散。

  “饮食调养宜以清补为主,兼顾祛湿。”梁莹建议,适当食用西瓜、绿豆、冬瓜、苦瓜、莲藕、黄瓜等清热生津之品或饮用乌梅汤、酸梅汤等饮品以清热解暑;忌肥甘厚腻,避免过食甜食、冷饮。

  专家同时提示,这一时期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空调冷风直吹身体;宜夜卧早起,中午小憩15至30分钟避暑养心,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