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改造完后真是大变身,以前这里是荒废掉的,现在晚上我们就到这里散步、健身,大家都叫这里‘小外滩’。”7月25日,申张线北漍大桥桥下空间改造项目正式开放,使原本杂乱的“边角料”化身为居民休闲的乐享空间。据悉,这也是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首次在航道桥梁下进行的具有水运特色的“小而美”民生工程实践。
北漍大桥位于江阴市顾山镇老锡张路,地处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和工业发达的产业区之间。作为申张线江阴段航道整治工程第10座改建桥梁,大桥于今年3月在原址重建通车。重建后桥梁宽度10米,全长419米,净高7米。桥下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畅行无阻,通航能力大幅提升;桥上采用双向单车道设计,高效顺接地方道路,显著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交通条件。
与崭新的大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桥下的滨水空间曾长期荒废、杂草丛生。“都是烂泥,下雨天就是一脚泥,平时都没人来这里。”现场居民反映,北漍大桥地处两河交界,但是两岸空间小,社区居民缺乏活动场所。如何合理改造这处空间,使之与提升后的航道环境及水运文化相得益彰,成为“美丽港航”建设的新课题。
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中心工程管理科副科长钱伟峰介绍,今年5月,无锡市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江阴市苏南干线航道网整治工程指挥部,共同推动实施了北漍大桥绿化生态提升项目。该项目对桥下及周边9000多平方米区域进行综合改造,涵盖绿化、生态景观、生态修复及亮化工程。
施工方在彻底清理原有杂乱环境后,精选了20种适合桥下生长的绿化品种,结合其生长特性进行科学搭配,并充分考虑后期造型维护,确保“春花秋色、四季有景”。“我们共栽种适合桥下生长的乔木、灌木300多棵。”无锡市航道工程有限公司桥下空间项目常务副经理吴效晗介绍。在改善环境的同时,项目还拓宽了居民活动空间,安装了庭院灯15套、射树灯52套,保障居民夜间出行安全。此外,大桥南北两侧共设计69个停车位,满足附近居民和过往车辆的停车需求。
此前,在试运行期间,周围居民便迫不及待来此活动,若是傍晚从高处俯瞰,附近居民如水流般向北漍大桥汇聚。7月25日,焕然一新的北漍大桥桥下空间正式开放。夕阳映照下,居民伴随着音乐走上临时“舞台”翩翩起舞,桥下的休憩座椅和桥上的栏杆旁围满了观众。一旁还有带着孩子玩耍的、遛狗的、聊天的……热闹的喧哗声与河面货轮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烟火图景。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漍大桥桥下空间的改造不仅盘活了被遗忘的“灰色角落”,将其转化为充满活力的“金色空间”,更为“美丽港航”建设和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施剑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