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非遗跨界“圈粉”国际友人

  本报讯 “这个莲花纹看着很华丽,能嵌入到花窗造型里吗?”“点翠的羽毛真的来自翠鸟吗?”8月8日下午,梁溪区扬名街道中北社区的活动室里惊呼不断——来自埃及、摩洛哥、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十多名外国志愿者和社区青少年围坐在非遗作品前,打开工具包和材料包,尝试通过裁剪、点珠等手工艺制作云锦冰箱贴。这场由无锡市外办主办的“锦绣传情·中外共织”活动,成了一场非遗国际粉丝见面会。

  “我选这个蝴蝶纹!它让我想起家乡的蓝闪蝶!”来自厄瓜多尔的卡洛斯举着云锦纹样卡片,兴奋地比画着。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巴基斯坦留学生和无锡初中生小雨搭档,把裁剪好的宋锦碎片上下贴合进自己挑选的造型模具中。原本还担心“手残”的卡洛斯,最后竟做出了全场最工整的“八达晕纹”精美绣片,他得意地举着作品用中文大喊:“吉祥!”

  活动展台上,各类螺钿镶嵌的首饰泛着七彩光泽,各类花卉、蝴蝶、蜻蜓造型的饰品看起来十分精美,和华丽的中式云锦面料简直是绝配;许多手链、手机挂件都由云锦制成,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美感。点翠饰品并不是用翠鸟羽毛制成的,而是用现代工艺制作出了珐琅般的独特光泽。摩洛哥姑娘看着手中的蜻蜓点翠胸针惊叹:“这真的不是宝石吗?”

  现场的十多名本地青少年担当起小手拉大手的非遗指导小老师,在外国志愿者们尚未明白该从哪一步下手时,就开始带领他们“扫码观看制作视频”,活动负责人指着正帮圭亚那友人翻译“缠枝纹”寓意的少年说:“你看,孩子们用‘这个花纹像Wi-Fi信号’来解释回纹,外国友人们秒懂!”中英文混合“肢体解读”版非遗术语在活动室回荡,让全场充满欢乐气氛。(陶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