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堪称中国动画电影的奇迹之年。继《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档创造票房奇迹后,《浪浪山小妖怪》在这个暑期档成功破圈,创造属于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13日14时,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6.85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且热度持续攀升。
《浪浪山小妖怪》从两年前的B站爆款动画剧集《中国奇谭》走出,以二维水墨风格讲述西行路上“草根取经团”故事,聚焦小人物职场生活状态。在好片云集、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中,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小猪妖”何以成功突围?
小人物叙事激发年轻观众共鸣
《浪浪山小妖怪》讲述的是小猪妖离开浪浪山,和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团取经的故事,以小妖怪的平凡视角讲述打工人故事,重塑经典神话,结尾的一句“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戳到众多观众泪点。
电影开篇,浪浪山大王洞是个“妖怪职场”。经发小蛤蟆精介绍工作,“考编三年仍未上岸”的小猪妖用自己的鬃毛当刷子拼KPI,磨秃后背才将铜鼎擦得锃亮。等来的不是奖赏而是“弄死他俩”,因为大王爷爷、祖爷爷的刻字被磨没了。这荒诞又真实的职场图景,道尽了无数人为生计奔波的委屈与无奈。
“既然吃不到唐僧肉,何不自己取经成佛?”小猪妖扮猪八戒,蛤蟆精装唐僧,“话痨”黄鼠狼精任沙和尚,社恐、口吃的猩猩怪演齐天大圣。在“看山不是山”的取经路上,他们遭受过村民的冷遇,也被老和尚的袈裟温暖,借“齐天大圣”的威名受到双狗洞的热烈欢迎,更因合力斗败老鼠精赢得村民的热情拥戴……影片使用公路片的方式,有着明确的转折和高潮,小妖怪们在笑泪交织的路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
“《浪浪山小妖怪》对小人物职场生活状态的关注,当下网络文娱媒介和美影厂传统的互文等,都是让我热爱、共鸣的地方。”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程波已经“二刷”该片,他发现观众一半是年轻人,一半是亲子群体,孩子、成人都能在观影中得到乐趣。
创新妙笔破二维动画市场绝壁
《浪浪山小妖怪》汇集了一支超过600人的制作团队,精心打磨了1800多组镜头,制作了2000多张场景图。作为延续“中国动画学派”特色的作品,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笔墨入镜”,即让笔墨去构造镜头,而非用镜头去表现笔墨。二维动画创作难度很高,除了完成天文数字的劳动外,还要在电影工业化生产中保留一定的手绘风格,比如小猪妖的两颗獠牙,其弧线保留了手绘感。
上美影的作品曾涉及很多《西游记》相关故事,包括《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等,《浪浪山小妖怪》站在前人肩膀上向前,在创作中也得到上美影艺委会老艺术家的支持。於水表示,自己是看着二维经典作品长大的一代,最喜欢的是喜剧动画《三个和尚》,“艺委会老前辈在剧本阶段就给我们很多建议,比如画面风格上建议能否更加凸显国画的意蕴。我们采纳并真正实施到作品中。”
“二维的优势是容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山水、佛道哲学等。”程波认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和表达上做过许多优秀尝试,这些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上世纪90年代《宝莲灯》在吸纳商业元素上有过尝试。《浪浪山小妖怪》实现和当下观众共鸣共振,打开二维动画的商业市场,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探索。”
从世界范围内看,动画电影以三维为主打,无论是出品《哪吒》系列的光线彩条屋还是出品《长安三万里》等电影的追光动画都以三维动画为代表。程波推测,随着《浪浪山小妖怪》的市场成功,有望改变中国动画电影的格局。
(上观新闻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