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随着夜幕降临,运河畔的灯影在波光中摇曳,无锡东门槐古大桥下,一盏暖黄色的书灯准时亮起——“无锡塞纳河边的中古书摊”如约支起,为夏夜的无锡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诗意。
“法国塞纳河边有旧书摊,我们为何不在无锡的运河边也做一个?”书摊主理人冬青的灵感源自北京作家柏琳在运河畔的分享。今年5月,柏琳携新书《边界的诱惑》做客无锡时,曾感叹这里“很像无锡版的塞纳河”。这一比喻启发了冬青,他决定拿出自家近千册藏书,搬至运河边,在这里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公共阅读空间。
冬青是个行动派,支个书摊的念头一萌生,立刻准备起摆摊物料、理书、搬书,一气呵成,6月初,这个运河边的小书摊就正式与读者见面了。现场摆出了近千册藏书,涵盖文学、历史、艺术领域,其中不乏绝版精装书和外国文学珍本。“其实我的藏书有六万多册,拿过来的这近千册书籍都是我一本本精挑细选的,后续还会不定期进行轮换、上新。”冬青介绍说,书摊每周五、周六、周日晚出摊,雨天就挪到岸边的船上,在雨点声中延续“与自然共读”的浪漫。除了书籍,现场还陈列着他收藏的中古画、藏书票、极限片等文创产品。
从6月开摊至今,书摊前的身影越聚越多:有小女孩跟着母亲沉浸地翻阅,也有白发老者驻足挑选;本地书友慕名而来,外地游客则将其作为城市打卡地。
停在岸边的船,本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如今也成了书友们聚会的福地。冬青计划常在此开展活动,让四面八方赶来的书友可以在此分享书籍、电影、艺术展乃至美食。(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