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锡城大地,热浪滚滚中,城市运行的“数字心脏”却跳动着冷静而高效的脉搏。走进无锡市城市运行中心,巨型屏幕上的数据如溪流般奔腾不息,实时描绘着城市运行的每一丝脉动。从高空鹰眼到网格神经末梢,一场依托数字化创新、保障高温下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智慧守护,正在锡城无声地展开。
从高温巡查到应急抢修
“高温天,山林防火和路面安全是重中之重。”无人机工作人员紧盯着操控屏幕。连日来,为应对高温天气,无锡市城运中心加密执行“高温主题”无人机巡航航线。红外镜头敏锐扫描着山林,严防火灾;同时精准监测城市干道,识别因热膨胀可能产生的路面凸起隐患,为市民出行安全增添一道“空中防线”。目前,无人机针对森林防火已制定29条新航线,累计飞行127架次、372.6公里,飞行总时长38.1小时。
就在无人机巡航之际,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了一个紧急求助电话。山水西路附近居民反映,老小区因改造施工遭遇断电,“家里有病人急需用电,马上就到饭点了,没电怎么做饭?”中心接到热线后,迅速介入协调。“经核实,施工导致的停电虽已恢复,但线路存在隐患。为保障居民用电安全,将马上进行抢修。”接到工单后,供电点位迅速敲定抢修方案。仅仅一个半小时后,空调的凉风重新回到了居民的家中。从空中隐患的科技化排查,到地面民生急难的高效响应,数字化神经末梢在酷暑中实现了感知、调度与处置的无缝衔接。
立夏以来,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已受理涉及市民水电气类相关生活公共服务诉求3889件,办结3750件,办结率为96.43%,推动更多市民诉求实现“掌上办、即时办”,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多维数据守护独居老人
“以前走访高龄独居老人,得靠我们定期上门才能摸清真实情况,常常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免有疏漏。现在不一样了,数据打通后,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信息一目了然,我们的走访就像有了‘导航’,精准又高效。”雪浪社区网格员笑着说,“哪些老人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老人家里设施需要检修,心里都有本明白账,走访效率提高了一大截。”
城市的智慧关怀,在高温天更精准地投向最需要呵护的群体——高龄独居老人。城运中心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创新的成果:“去年我们上线的老人水电用量监测模型和小程序成效显著,今年,我们的关爱体系再次升级。”据了解,今年的显著创新点,是探索建立了政法、气象、城运、供电、水务等多部门的高效协同机制。依托丰富数据源,市城运中心首先进行老人信息的精准比对,提升与社区网格的关联准确度。同时利用先进的AI技术,持续迭代优化老人关爱预警数据模型,显著提升预警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升级开发的关爱小程序和事件中心流转通道,打通了预警信息从生成到社区核实处置的闭环。
“我们正融合民政‘一人一档’、公安‘一标三实’、网格走访等多维数据,用AI持续优化预警模型。”中心负责人透露,雪浪社区作为试点,已经初见成效。社区动态更新老人“标签画像”,网格员定期探访反馈;一旦系统预警,社区立即上门核实;为重点老人配备的智能手环数据亦会回流优化模型。未来,一个汇聚更丰富数据的全市老人关爱专题数据库将持续构建,升级版“i无锡”关爱小程序将贯通市、区、社区多级,并打通与民政“332”平台的双向信息流,让预警、处置、服务全链条在指尖清晰可见。(晚报记者 毛岑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