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的一声,蓝色卡丁船在蠡湖水面划出一道银弧,驾驶座上的小伙子猛地打方向盘,船尾甩出的水花溅起半米高,引得岸边观众齐声叫好。昨天,在无锡蠡湖水上卡丁船首秀现场,30张体验票上线即被秒空。这个夏天,从“御水飞行”的卡丁船到随波逐流的落日桨板,从智能游船的透明舱到宠物友好的水上派对,无锡的“亲水经济”以多元姿态破圈,不仅让市民找到消暑新玩法,更催生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蠡湖水面热闹非凡
渔父岛游船码头上,排队体验“水上卡丁车”的队伍已排成长龙。穿着救生衣的工作人员正给7岁的小正系安全带,男孩脚踩着卡丁船上的踏板兴奋地扭动身体说:“比游乐场的卡丁车刺激一百倍。”当工作人员开着卡丁船猛地窜出,小正的欢呼声混着风声掠过水面,母亲在岸边举着手机狂奔拍照。“目前是试运营,每天30张体验票上线就被抢完了。”无锡蠡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凡指着800米长的卡丁船赛道说,这片2万平方米的水上区域藏着不少巧思,12米宽的赛道护栏采用特殊材质,碰撞时会产生缓冲力,就算新手猛打了方向盘,船也能稳稳停下。岸边待命的搜救艇和医护人员,更让家长们放了心——市民周女士特意带双胞胎孩子来体验:“以前总担心水上项目不安全,现在看这防护措施,比孩子骑自行车还靠谱。”
这样的热闹在蠡湖处处可见。清晨6点半,蠡湖水上运动基地的皮划艇已排着队“出港”。穿荧光色救生衣的亲子家庭、戴墨镜的情侣、举着手机直播的博主,在晨光里划出一道道水痕。“光‘世纪晚霞’专场单人皮划艇就卖了5000张票。”基地负责人尹存存说。蠡湖百米高喷旁的智能游船码头同样人头攒动。360°透明舱里,上海游客陈女士正给父母拍视频,船身自动避开旁边的画舫时,老人惊呼“像在水里飞”。“五一假期至今,周末每条船要跑50多趟。”工作人员说,他递来的讲解器里不仅有范蠡西施的传说,还能实时播报水质数据,“游客最关心这个数据,说‘水干净得能看见鱼,才敢带娃来玩’。”
亲水运动带动消费热潮
“老板,租块桨板,要带夜灯的那种。”无锡市体育中心的某家体育用品店里,穿短裤的小伙子嗓门洪亮。货架上,3.2米长的荧光绿桨板格外醒目,旁边挂着救生衣、防水袋、充气泵,店员正给顾客演示如何在3分钟内充好气:“99元畅玩一天,比去健身房划算。”
这样的租赁服务在今年夏天突然火了。店员小吴翻着登记本告诉记者,6月以来,桨板出租率涨了3倍,“很多人租过几次就忍不住买一块回家。”在无锡山姆会员店,充气桨板被摆在入口显眼处,包装上“全家可玩”的字样吸引着家庭客群;社交平台上,“无锡桨板攻略”的帖子不断出现,有人分享“带狗划桨板要系安全绳”,有人晒出在蠡湖拍到的“桨板追落日”大片。
“水上运动装备带动了很多周边消费。”做水上装备代购的小林晒出订单,不少外地客户点名要“蠡湖同款”。桨板爱好者刘先生的汽车后备箱里,除了救生衣还有野餐桌和篝火盆:“划到湖心岛野餐,晚上再看星星,一套装备配齐了才几百元钱。”夜灯、防水蓝牙音箱、宠物救生衣……这些“周边”销量跟着翻番,有摊主笑称:“现在卖桨板不赚钱,靠卖小夜灯发财。”
差异化场景成机遇抓手
“水上卡丁船适合年轻人飙速,智能游船适合带老人游玩,桨板适合朋友聚会。”贾凡站在蠡湖边说,今年推出的3个新项目定位不同,“就像餐厅分不同菜系,要让顾客总能找到爱吃的那一口。”这种差异化思维,让无锡的“亲水经济”跳出水上乐园的单一模式,结合不同水域特点,打造细分化、差异化场景,采取租赁加销售的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并通过赛事活动促进产业升级。银鸥体育旅游(无锡)有限公司宣传策划部部长李一斌正在筹备赛艇项目,岸边已竖起“安全公开课”的牌子:“上周教了50个家庭怎么穿救生衣,家长说‘学会比玩更重要’。”他们还计划引进专业赛事,让玩的人有成就感,看的人有热闹看。
“水质好了,才有底气做文章。”无锡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如今,清澈的湖水不仅引来游船,更带火了“票根经济”——买智能游船票送电影券,看电影凭票根能打折水上运动项目,这样的联动让市民周女士算了笔账:“花一份钱,能玩一整天。”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