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亲水经济”需要安全托底

  在夏日的蠡湖,开水上卡丁船疾驰、坐智能游船观光、带宠物参加水上派对,无锡“亲水经济”的破圈,勾勒出一幅消费新图景。欢声笑语的背后,不容忽视的安全措施需要跟上。7月22日广西北海市摩托艇与快艇相撞事故,7月14日广东惠州市一水上乐园泳池淹溺事故,7月5日,浙江杭州市一水上乐园游客骨折事件……都在敲响安全警钟。

  可喜的是,经营者已构建起安全防线。水上卡丁船项目配备的缓冲护栏、搜救艇,医护人员为游客系上了“有形”的安全带。“安全公开课”的推广,如同隐形防护网默默守护着游客。设备和人员的被动防御,加上培养公众水上安全意识,“人防+技防”是亲水项目迈向成熟运营的积极信号。

  不过,热闹之余,仍需绷紧安全这根弦。新型水上娱乐装备的普及——如租赁方便的充气桨板,降低了游客参加水上项目的门槛,但一些新手可能因操作生疏,个别老手或许因过度自信而让自己置身险境。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带狗划桨板”“桨板追落日”的美图,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水上项目,另一方面可能淡化了公众对风险的认知。

  要让“亲水经济”良性发展,必须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防控体系。相关部门应强化法规标准与监管的“硬约束”,加快制定针对新兴水上娱乐设施的安全标准和运营规范。科技赋能安全是“软实力”,比如,智能游船的定位系统、呼救系统、电子围栏等,都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是长远之计,短视频、现场演示等形式都可以普及穿戴救生衣技巧、应急处理知识,提升游客的安全意识。此外,对于夏季易发的短时强对流天气,应精准推送预警。经营者、景区、公安、医疗可定期开展联合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力量能高效协同。

  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不仅是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更是城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有了安全这个最坚实的船体,“亲水经济”才能承载起每一位游客的欢乐与期待。(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