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接报多例因食用网购平台销售的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导致的肉毒中毒病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此发布风险提示,明确肉毒中毒是一种由产肉毒毒素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引起的严重疾病,死亡率高,该菌在厌氧环境(如真空、罐装)下极易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网络销售的小微品牌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如鸡架、鸡爪、酱卤肉等),如果在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环节控制不当,可能会成为导致肉毒中毒的高风险食品。
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最毒的生物毒素之一,进入生物体内后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导致肌肉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孙莹说:“肉毒梭菌在特殊的环境下才能产生毒素。真空包装或者其他一些食品材料中本身就会有一些芽孢,这些芽孢就是肉毒梭菌的保护体,它会一直在厌氧环境下储存。芽孢本身并没有毒,如果它一直处在低温下,就不会产毒;如果没有按照要求保存,比如运输或者购买后没有放进冰箱等,这时这些芽孢就会苏醒、产毒。”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相关风险提示,原料污染和加工过程控制不当,如工艺不过关、加热温度和时间不足,都是即食真空包装食品存在肉毒毒素风险的主要原因。而另一重要风险点在于,当真空包装食品在运输、配送或消费者储存过程中,未能始终保持在冷藏温度下,而是处于常温环境,如夏秋季的室内、汽车后备箱、快递驿站等时,产品内部残留的或后来污染的肉毒梭菌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致命的肉毒毒素。除真空包装食品外,豆瓣酱、臭豆腐、泡菜等自制发酵食品,也易引起肉毒中毒。
孙莹表示:“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注明的储存条件、保质期、食用说明等,比如是否需要冷藏或冷冻。对于在网络平台购买的价格特别低廉的真空包装食品,要提高警惕。真空包装食品开封之后也必须冷藏,没有吃完也请尽快食用。”(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