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过江阴船闸入长江的船舶有“红绿灯”了。9月1日,由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与江阴市交通运输局在全省首创的“红绿灯分段控船”模式开始试运行,通过技术赋能与规则优化,为繁忙航道的通航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该模式将于9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
“以前过闸靠抢,现在安全多了,想‘抢跑’都不行。”华泰5079货船的船主张宏新对江阴船闸的变化感受颇深。以往船舶众多、排队耗时,超帮并行、抢道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空船因航速较快,更容易出现抢停抢行行为,不仅扰乱秩序,也带来安全隐患,甚至有可能导致船员落水。
据了解,江阴船闸作为锡澄运河进入长江的关键枢纽,航道复杂,船舶通过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为提供更好的过闸服务,两部门多次开展现场调研与方案优化,借鉴道路交通信号灯的理念,创新推出“水上红绿灯”控制系统。随着该系统的试运行,航道秩序显著改善。
据江阴船闸工作人员李祥龙介绍,目前已在长元桥至菱塘桥的5座桥梁及2处汊河口设置了7组信号灯,每两个灯之间为一个管控区段。通闸前亮红灯控制船舶停靠,通闸时由北向南分段亮绿灯放行东岸船舶,通闸结束前再由南向北亮红灯收尾;汊河口在通闸期间全程亮红灯,严禁船舶驶入主航道。这一做法从源头上杜绝无序穿插,显著提升通航安全与秩序。
该系统还配套14套监控摄像头,对航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托“管理大厅工作台+现场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双端远程操控。通闸期间,工作人员可根据待闸船舶实际情况,灵活调控信号灯,实现远程调度、分区放行与停靠引导,有效防范抢行行为。
此外,江苏省江阴船闸管理所、江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水上二中队还对原有停泊区进行科学划分,实施危化品船舶集中定点待闸,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船民可通过“船讯通”App实时查看调度信息,减少盲目等待。信用管理机制也同步引入,将不听从指挥的船舶纳入信用考核和报港黑名单,进一步规范船舶行为,营造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通航环境,真正让船民“看得见分区、听得清指令、辨得懂秩序”。(施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