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茶叶入馅,跨界创新

王兴记“解锁”小笼包新滋味

  本报讯(晚报记者 潘凡) 当百年无锡小笼包遇上“菜茶”,会碰撞出怎样的美味?9月19日,王兴记南长街餐娱综合店开业仪式上,新品“五色小笼”惊艳亮相,其中清新的绿色小笼尤为吸睛,这是由王兴记与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历经两个月、近百次试验的成果,更是无锡传统小吃与茶业跨界融合的新突破。

  在消费需求迭代加速的当下,传统美食若固守成规,易与年轻群体的口味脱节。正是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王兴记南长街餐娱综合店选择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以跨界创新的思路打造新品,旨在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对美食“颜值与美味并存”的追求。“黄、绿、紫、红、黑五种色彩不只是视觉设计,更呼应传统文化中‘五行’的哲学,暗合‘五谷养人’的理念,是对千年饮食智慧的致敬。”该店负责人黄松解读道。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外,“五色小笼”在口感上也经过了精心打磨。每笼5只,含鲜肉、蟹粉、绿茶三种口味,让消费者一次品尝多重风味;每只克重由原先的47克调整至30克,适配“少食多餐”“精致体验”餐饮需求的同时,兼顾馅料饱满度与食用轻盈感。其中绿色小笼最具巧思,融入了茶研所选育的“苏玉黄”茶叶,茶香与肉香交融,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记忆点。

  据了解,此前王兴记规划南长街新店时,曾计划售卖无锡特产茶叶,却因茶叶价格高、与小吃店定位不契合而搁置。“那就试试让茶叶自然融入传统小吃!”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团队提出的这一思路,打破了僵局。但如何在保留王兴记小笼“皮薄卤浓、鲜香不腻”口感的同时注入新意,成为双方合作初期的核心课题。

  茶研所负责人徐德良说,常规茶叶纤维多、口感粗糙,而该所培育的“菜茶”品种“苏玉黄”,以“高氨基酸、低纤维素”解决痛点。该品种纤维素含量仅为常规茶叶的一半,避免馅料出现“渣渣感”;氨基酸含量远超常规茶叶,其中的茶氨酸能提鲜且无明显苦涩,完美适配无锡小笼的“甜口”。

  要让茶香与小笼风味深度融合,还需攻克工艺标准化难题。最初,研发团队将干茶直接加进馅料,味苦、茶香淡。经过反复调试与优化后,他们最终决定将“苏玉黄”研磨成茶粉,按比例与肉馅、皮冻、调味料搅拌,既赋予独特茶香,还能与肉鲜味形成“协同效应”。

  现在“五色小笼”已正式面市,既保留了老味道的精髓,又以清雅茶香化解了传统小笼包的油腻感,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这只是‘茶食融合’的起点。”徐德良表示,未来茶研所将开发黄化、白化、紫化等特色茶叶应用,探索与馄饨、糕点等的更多合作可能,让“菜茶”为更多传统美食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