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呜……”近日,碧空如洗的锡城水天一色,一声悠扬的汽笛声打破了无锡新安水上服务区的宁静,一艘装满煤炭的货轮缓缓驶入码头,停靠在岸边。船老大郝明良从货轮上拉出一根电缆迅速接到岸电桩,掏出手机扫了扫桩上的二维码,船上的灯立刻亮了。随着无锡首个水上服务区新型船舶岸电系统本月的正式运行,每年可减少68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京杭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内河水运主通道,在无锡穿城而过,全长近30公里。据相关统计,船舶产生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排放量仅次于燃煤发电厂和机动车的污染排放量。2014年投运的新安水上服务区沿河有400米长左右的船舶停靠岸线,同时可停靠四十多艘800吨左右的货船。
市航道处信息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船舶在靠泊期间只能使用自身的柴油发电机发电,产生了大量的烟气、油气和噪声污染。 “船舶靠港期间,柴油辅机低负荷运行,污染物排放量比正常行船时更加严重。”市航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首个试点,新安水上服务区船舶岸电系统应运而生。在现场记者看到,该服务区沿岸共有12个桩24个接口,可同时为24艘船只供电。去年,岸电桩全部更新换代,升级后的新系统不再需要刷卡充值,取而代之的是手机扫码支付,方便快捷。经一年多的安装调试,本月起正式投用。
淮安人船老大郝明良有着10多年的跑船船龄,最近两年跑江阴、浙江比较多。在他印象中,新安服务区的12根岸电桩算是沿途服务区中最多的,因此不少船都喜欢停这里。尤其是去年这里的岸电桩升级后,手机扫码就能支付,岸电桩越来越俏,夏天来晚了还“抢”不到位置。关键是省钱、环保。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船上的大小家用电器包括了空调、电水壶、电饭煲、电视10多种。“用岸电不仅方便、干净,还划得来。”船老大告诉记者,夏天开空调时,用柴油辅机发电一晚上要一百多块钱,既费油成本高,排的废气味道又重、噪音还大,半夜还得起来加水,休息不好。而用岸电安静、清洁、电压稳定,一晚上下来也就二十元左右。他期待京杭运河今后多一些像新安这样提供岸电的水上服务区。
市航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继新安服务区新型岸电系统运行后,在今年“江河碧空”蓝天保卫战助攻下,全市8个水上服务区已有芜申运河、锡山、江阴、洛社等5个服务区的岸电系统相继完成了升级换代。他透露说,目前宜兴徐舍水上服务区已立项,今年要建成投用。
为守护“生态码头”,除了新型岸电系统的上线外,7月在锡全面推开的“江河碧空”蓝天保卫战对各大港口、码头动起了真格:对无锡境内长江、京杭大运河河道船舶、港口大气污染问题等进行集中整治。在新安水上服务区,记者看不到货船上裸露的货物,全都用油布进行了遮盖。“根据保卫战要求,所有停靠港口、码头的货船货物都必须封舱进港。”市地方海事局航行监督科科长贺振亚表示,为防治“任性”扬尘,海事部门还聘请专业机构不定期登船检查船舶燃油油品,严厉打击销售使用低劣船舶燃油违法行为。据统计,今年已累计查处问题油品22起,下阶段还将陆续配齐油品快检仪,以提高检测效率。 (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