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纹美丽的辐射陆龟、世界第三大陆龟苏卡达陆龟、全身绿油油的绿鬣蜥……近年来,爬行类动物成了宠物爱好者的猎奇新宠。然而,并非所有动物都能拿来当宠物养。前不久一市民就因养了一只陆龟被查,从这条线索入手,公安和海关部门联手破获了一起大案。近日,锡山区检察院依法对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9名被告人及1家被告单位提起公诉。
“代理商”
租仓库存放爬行动物
该案涉及动物品种不少,有豹纹陆龟、印度星龟、赫尔曼陆龟、塞舌尔陆龟、苏卡达陆龟、红腿陆龟、辐射陆龟、美洲绿鬣蜥等,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这些动物均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查获的贩卖网络中,李某某(另案处理)是一名主要人员。30多岁的李某某原先做水龟生意,自己也是一名养龟爱好者,后来他发现那些有绚丽花纹的陆龟人气颇高,价格居高不下,于是他和妻子鲁某某向境外供货商大量购买陆龟等爬行动物。李某某进货量很大,每次要进购几千只陆龟,走私入境后根据与买家在网上商谈好的价格出售,从中赚取两三倍的非法利润。
李某某宣称自己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爬行动物“代理商”,据调查他出售的动物来自非洲、南美洲等地。由于品种稀奇,有人还专门从东北跑到广东和他见面谈生意。为存放动物,李某某在广东佛山租下一间私房当仓库,并找来一名老乡帮忙喂龟。警方抓获他后,现场查获各色陆龟900多只,以及绿鬣蜥等保护动物。
中间商
网络转手赚取非法利润
检察机关起诉的被告人中,除了李某某的妻子外,其余多为李某某下面的中间商。几名被告人来自广西、河南、黑龙江、广东等地,年龄从21岁到35岁不等。他们有的开宠物店,有的摆摊,有的工作之余做着微商。其中,韦某某和刘某还搞了一家农业公司作掩护,做起了非法生意。
眼见陆龟等爬行动物受到青睐,在一些论坛和群里讨论度很高,韦某某、张某某、黄某某等人便盯上了这块“香饽饽”,而他们的供货商李某某也乐得拓宽销售渠道。检察官调查发现,这些中间商转手一只小陆龟赚取100元左右,遇到有些三四千元一只的稀奇陆龟,更是要获利500-1000元。由于是网络上买卖,中间商有时甚至都不需要经手动物,确认买家需要的品种后,向李某某发订单,由李某某直接发货,中间商点点手机就轻松赚取一笔费用,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将给自己招来牢狱之灾。
在一年左右时间里,9名被告人及被告单位通过微信联系、网络付款、快递运输的方式共非法收购、出售陆龟1153只;非法收购美洲绿鬣蜥149条,出售105条。这起案件涉案人数多、区域广、物种多、时间长、数量大,交易过程还具有一定隐蔽性,增加了调查难度,于是成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案件。
私自饲养保护动物
也是违法行为
有的市民要问:如果只是自己单纯想养一只珍贵的爬宠行不行呢?检察官表示,在违法捕捉、贩卖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常会造成野生动物的大量死亡,而没有资质的人私自饲养这些动物,也很可能将动物养死。陆龟是所有龟类里最难养的一类,对环境要求苛刻,幼年陆龟尤其脆弱。根据调查,案件中涉及的一些买家虽然喜欢爬宠,但未必会养,到头来对动物反而造成了伤害。
对此检察官提醒,根据法律规定,野生保护动物不允许私自饲养和买卖,在未获得相关主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私自饲养这些野生动物属于违法行为。市民购买宠物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在购买另类宠物前,需要辨别是否属于珍稀保护动物,不要触碰法律红线。如果明知是野生保护动物仍购买饲养的,轻则给予行政处罚,重则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