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到要做优做强骨伤等十大专科专病。在无锡有一家医院对于中医骨伤治疗已经传承了近6年,并在传承中创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治疗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该院一开始就制定中医骨伤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标准,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修改,让中医用大数据“说话”。
来源于多个国家级课题
早在2013年,易可门诊(易可中医医院前身)的骨伤科就开始传承多个国家级课题项目,建院之初就很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制定临床路径和治疗标准。制定这两大标准的是该院创始人之一、筋伤协作组组长谭德福教授,谭德福说,传承的是由三峡大学几大院系的20多位专家经过长达近8年时间的研究成果,有多个是国家级课题。
如高频电火花技术就是国家级课题,该技术将小针刀、电和药有机地结合,松解粘连的肌肉组织,将药物直达病灶。此外还有治疗筋伤的口服中药,有“筋松系列”5个药方,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药方。药方中还有一些民族类药物,如土家族和苗族的知名中药。除了这些治疗外,还研究了3个配方的中药熏蒸方。
传承中不断创新和总结
易可中医医院筋伤中心主任王杰的高频电火花技术令人称赞。王杰说,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她发现这一技术的魅力越来越大。即便都是颈椎病患者,不同的患者取穴不同,哪怕是进针的深浅都有讲究,这些细节把控对于治疗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谭德福说,在临床中遇到的新问题,他会一一记录下来,这些临床经验显得特别重要,几乎每年都要对之前制定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标准进行修改。
中医骨伤更强调全程管理
筋伤协作组成员、无锡籍名家、南京中大医院骨伤科沈锡山副主任医师是圈里有名的“神指”,他的一双手特别厉害,每次看病总是先手诊,再看片子。他拜整脊大师张朝纯为师,学习正骨绝技。为了准确诊断疾病,沈锡山不断熟悉颈腰椎结构,就连一些X光片看不出的病,他都能用手摸出来。
沈锡山说,这里的治筋疗法已越来越得到患者认同,但更需要的是一个全程管理,从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都要严格监管,降低颈肩腰腿痛的手术率。这里形成了三阶段特色治筋体系,并将防复发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