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复源 文 |
小时候过年,最快活莫过于大年夜和年初一这两天。大年夜那天,大人们都在不停地忙,正像鲁迅《祝福》里写的,女人的胳膊都浸白了,哪有功夫来管我辈人物。于是,我们便偷偷地从家中“偷”出各种生的、熟的、半生不熟的食物,一边吃一边夸着自己的“本领”如何大。
晚上吃年夜饭时,肚皮早已饱了,但萝卜是一定要吃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年萝卜吃不吃并不上心,上心的是压岁钱什么时候发,有多少?终于到发“压岁钱”的隆重时刻了,虽然只有两三角钱,可这是盼了好久的大事啊,要是里面有张能割破手的新角票,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吃好夜饭,大人还要做团子,为了哄我们早点困,编出了只要静静地睡在床上,就能听到“老鼠做亲”的声音,说:老鼠吹喇叭穷好听得,咪哩玛拉,咪哩玛拉……疯了一天的孩子还经得起静睡在床上?不一会就已呼呼入梦,第二天还会被斥为:贪困!夜里老鼠做亲闹猛得不得了嚄!喊你啊喊勿醒。我们则睁大着眼睛恨自己睡得太死!不知现在的家长还有此“骗局”乎?
年初一毕竟是年初一。天还未亮,大家就被一阵紧一阵的“开门炮仗”闹醒,待到穿好新衣裳(有的仅是洗洗干净罢了),出得门去,嚯!外面早已热闹透了。空中,弥漫着好闻的火药味,地上,到处都是一片片炮仗屑末。大人们笑眯眯地互相抱拳拜年,孩子们,稍大一点的则走“高跷”和扯“天皇皇”,有的则聚在朝阳处的屋山头起劲地敲锣打鼓,把个新年闹得十分的喜气。女人们手不停嘴不停地吃着瓜子糖果,很快,果壳就撒了一地,但不能扫,因为今天是年初一,不能把“财气”扫了。
最最吸引人的是看“跳财神”和“调狮子”(即舞狮)。这些人不知何方“神圣”,因为当他们出现在你面前时已经是披套着狮子和财神的五彩吉服了,只知道不是本地人,他们的说话都是“弯舌头”(指北方口音)。他们不停地从这家门口跳到那家门口,几个回合后,当门的那家便会满脸含笑拿出些年糕和糖果等,丢在他那绣金描红的袍里,本事大的人,则翻一个前滚翻作为谢意,主客大家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