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您好!请问是×××么?”“我们正在收集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信息,请问您今天有没有发热呢?”前天起,太湖街道利农社区的外来返锡居家隔离人员,每天接到的两次体温询问电话可能是机器人打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生态环境局首批“防疫先锋队”下沉到经开区各社区后,发现基层工作人员每天要打大量回访电话后,向本土一高科技公司“求援”。目前,由该企业研发的“智能语音机器人”已在利农等社区成功试用。
2月4日起,由市生态环境局25名党员组成的首批赴基层防控一线党员先锋队下沉到辖区多个基层社区。该先锋队共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王海明告诉记者,到社区的这几天,每天跟社区工作人员到基层“守好社区第一道门”:对外来人员逐个登记,并对他们进行体温监测。此外还要给居家隔离人员买菜、买药等。“和同事们在抗疫一线的这几天,我们发现基层工作人员每天围绕居家隔离人员要做大量工作,其中每天两次的体温回访电话就要占用很多时间!”王海明说。怎样才能有效提高防疫一线工作效率?由于平日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系,王海明和企业打交道较多,于是他立刻向一家高科技公司“求援”,希望能尽快推出一款智能语音机器人——可以自动批量拨打电话,并可以和接听者互动,进行自动记录。仅用了两天时间,这个可自动拨打电话的智能机器人“诞生”了:每天上午、下午各打一次电话回访体温测量情况,在该系统后台就会显示出该住户的体温信息。这样既减轻了社区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直接上门可能带来的风险。
据了解,如果确认是居家隔离人员本人接听,机器人会礼貌有序地进行问答,最后还会友好告知:“请您坚持每天测量体温,我们的随访将持续到您观察期结束,请您保持电话通畅。如果您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请立即联系我们居家观察小组,感谢您的接听,祝您身体健康,再见!”若是家属接听,机器人会告知:“家属不能代答。”“昨天我所在的利农社区已开始试用,效果不错!”王海明表示,下一步太湖街道其他社区也有意推广这一新的防疫“利器”。(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