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看无锡

无锡各界为孤独症共同发力

每年4万元,省内最高救助标准

  本报讯 4月2日是第13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今年主题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推动建立孤独症家庭救助机制”。据了解,无锡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救助标准为江苏省内最高。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孤独症儿童的机构内康复训练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但锡城各界仍在积极为这部分群体而各自发力,促进他们回归社会。

  昨天上午,孤独症儿童小羽在妈妈的陪伴下跟着无锡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的周昕老师一起做各种活动。每周二和周四的上午,周昕都会带着班里的8名孩子一起上40分钟有趣的康复课,她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每个孩子的状态,并可实时互动,这是她在今年假期里的特殊尝试。“按照规定,学龄前的儿童无需上网课”,周昕表示,但孤独症儿童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康复存在一个“黄金窗口”,越早开始越好。一般来说,如果较长时间不训练,孩子就会出现明显退步。“班里的家长非常焦虑,不知道该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周昕说,她为此制作了一些网课,从语言认知、精细动作、亲子游戏等不同的方面教会家长方法。每天晚上还会接受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做康复训练的视频,看看他们哪些方面做得不对。“有的妈妈听孩子讲故事时,会特别着急,催得厉害”,周昕说,孤独症孩子需要慢慢引导,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其实更重要。

  周昕所在的中心共有50多名自闭症儿童,老师们都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康复,线上指导家长如何实行家庭康复。刚开始一般是上午进行线上指导,后来许多家长复工后,白天没空,不少老师都改在晚上进行,还要回看家长发来的视频进行指导,都很辛苦。该中心主任朱一敏介绍,连续了多年的慈善拍卖会和文娱演出今年都暂停了,但当天无锡仍有不少单位参与了电子大屏宣传孤独症和亮起蓝灯祝福等活动,他们也制作了H5网页进行知识答题普及孤独症知识。还有一些机构工作人员,参与骑行蓝色单车宣传这个特别的日子,让社会更多了解和帮助这一群体。

  无锡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市约有9家机构为500名0-14岁的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近些年,随着二胎放开初期高龄产妇的增加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孤独症儿童呈上升趋势,2019年参与康复的儿童比2018年就增加了约15%。对此,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去年新修订的《市政府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中,0-6周岁孤独症类救助标准提高了7%,从原来的3.75万元提高到4万元/人/年,该救助标准在江苏省内最高,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2020年,无锡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将实现免费服务,加上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达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今年下半年,无锡还将启动新一轮的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招标工作,通过优胜劣汰提升康复质量。同时,无锡市民政局2020年的无锡市社会组织参与公益采购服务项目正在二次招标中,其中有一个预算20万元的项目,也是针对市区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知识和家庭帮扶,将在本月27日9:30截止。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