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此外,有类似遭遇的还包括湖北武汉、山东青岛、安徽滁州等多地的高校学生。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汪昊表示,如大学生发现在未任职单位的工资薪金,可能存在企业以大学生实习等名义,通过虚假列支报酬偷税的违法行为。“企业在虚列大学生报酬时,需要大学生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因此也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问题。” (来源:新京报)
网友评论
@Lvan:这难道不是犯罪?
@大侠:都是今年退税才发现的,感谢“个人所得税”APP!
@哩里厘理:查了一下,我就被一个公司发工资了……
@淌涽氺:真是无孔不入!
@岳岳:如果不是个税APP普及,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被纳税。同样的,为什么这些人的信息会被盗用,应该追查。
@Luv_Vicky:不仅是学生,就业多年的也有“被兼职”的情况。希望税务部门借此机会好好把偷税漏税的狠查一番。
@199:发现冒用信息可以在个税APP中点击申诉,会有税务工作人员联系您核实处理。
小编说两句
倘若不是个税APP的出现,恐怕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莫名其妙的“工作履历”仍然蒙在鼓里。而这种现象已不只在一所高校发生,到底是何人泄露了学生个人隐私信息?恐怕不乏“内部人士”。对于这样的事情,当然加强打击和查处是必须的,而另外,高校和税务等部门之间,也需要相互合作、加强信息沟通机制,避免受害者在事后陷入维权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