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书香枕边,即是福地

  我的枕边书·刘石峰

  多年前,我的书房里悬挂一副木对联:“无事此静坐,有福才读书”。书者是清代西泠八家之一的赵之琛。古人通过联语告诉我们,能安安静静坐着读书,是一种福气。

  枕边有书的年代,于我似乎已是非常遥远,回忆起来那是一种对睡前时光充满期待的状态。曾经爱读刘墉的散文,从《我不是教你诈》到《教你幽默到心田》,一本本伴随我从小学直到初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三本书由一百十六封书信集结而成,字字句句凝结着作者对其子刘轩的关爱与期待。这三本是我枕边常放的书,夜深人静展读家书,总感觉自己也生活在作者家里,让我更深刻地体味父母对自己的养育和关爱。如今自己已为人父多年,在公众号里看到亲子教育专家身份的刘墉,亲切依旧,脑海里的画面,还是九十年代原来的家中,深夜暖色台灯下,依偎着浅色床头柜读书的我。

  成长是必经之路,工作以后,特别是女儿出生之后,再也没有枕边阅读的习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压缩了不少,只限在书房里看书写字。深夜书房里,案头一只楠木笔筒,木纹在灯下显得尤为清晰,这让我想起了董桥。他笔下的楠木纹理,描写得细致,香楠水楠是沐毕栉后的秀发,紫楠金丝楠是美人茸茸的鬓角。回忆起十多年前,书友带来一本牛津版的《小风景》,深红色封面,蓝金烫字,纸张厚实而细腻,插图虽小却高清,一张张小插图,便是一道道小风景。借阅之后托他每次赴港即带一本两本,渐渐地也买了一大堆牛津版的董桥作品。那也曾是我枕边的珍爱。昏灯下,欣赏着各种美轮美奂的装帧,有浅紫色布面的《故事》,深绿色皮面压花的《今朝风日好》,浅孔雀蓝纸面却质如松石的《甲申年纪事》……这样的书不仅好读也好看,真是好玩。书名也取得雅致,有一本叫《景泰蓝之夜》,又有一本叫《橄榄香》,这样的夜色,这样的书香,枕边即是福地。

  刘石峰,百草园书店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