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大 文 |
沿宜张公路向西行至绿洲路,左转过牌坊,经百合山庄,穿过宁杭高速和高铁桥涵,就到了铜官山西北麓的大汉岕。
“清明出笋,谷雨长竹”。正值笋竹过渡期,林场对进岕人员管理较严。联系了原宜兴林场大汉岕工区主任殷国良,岕口护林员才放我们进岕。
国良是土生土长的林场人,从小跟着父亲在林场摸爬滚打,当了多年的工区书记、主任,对林业经济非常熟悉。上世纪90年代,靠吃财政补贴过日子的林场,搞起了多种经营,创办了纯净水厂。2001年水厂改制,国良辞去了工区书记、主任的职务,改行当老板。水厂位于大汉岕口,利用岕里甘甜的山泉水,经过机械灌装,打造出了“大汉山泉”品牌的纯净水,销往以宜兴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后来生产各种品牌水的厂家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水生意越来越难做。他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改造了厂房设备,扩大营销渠道,利用空余房舍和岕里优质野生食材,开办了农家乐。
大汉岕优良的环境,美丽的景色,厚重的文化遗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观赏风景,品尝富有特色的农家饭菜,体验山里人的生活滋味。今年的疫情给他增加了经营的难度,压力山大。复工复产后,形势逐步好转。
宜兴自古多竹,素有竹海之称。竹在大汉岕里依然唱主角。毛竹基节分明,笔直屹立,节间多空,枝繁叶茂,挺拔向上,具有逾寒冬而不凋零的性格,不贪图荣华富贵的高贵品质,超乎想象的奉献精神。
在岕里行走,两边群山对峙。山坳里,密密匝匝的竹子相拥着向山坡延伸。正逢毛笋大年,林场工人正忙于“打退笋”(挖掉不能成竹的竹笋)。金蒙蒙的太阳时不时地从云彩中跳出来,将光芒涂抹在两边山坡上,竹林镜子般映出青翠和光亮。跑着的山溪,游龙似地在竹林里穿行,流淌的溪水没有工夫抬头仰望大树、翠竹、斑斓的山崖。竹林里粗大挺拔的毛竹,皮青肉韧的淡竹,薄肉黄皮的刚竹,体形苗条的水竹,共同构成了随风起浪的茫茫竹海。
绿意磅礴的大汉岕里,生长着质地坚硬、挺拔高大的株树,腰粗膀圆、枝杈众多的朴树,皮肤粗糙、枝繁叶茂的枫杨,此外,野柿、野桃、野栗子树,东一株、西一株地生长在山坡上。丰富的植被,吸引了许多鸟儿在这里驻扎繁衍。
不善飞翔、胆小如鼠的竹鸡,见到我们“咯”的一声尖叫,拼命往前奔跑,一头扎进竹林,迅即无影无踪。
画眉站在灌木的高处,面向太阳,梳理美丽的羽毛。然后,金鸡独立,伸展翅膀,做了个亮相动作,敞开洪亮的嗓子,带着颤音婉转地歌唱。
杜鹃鸟在春天里表现得非常活跃,在密密的竹林里,成双成对,不知疲倦,至情至性,荡气回肠地鸣唱。
叫天子从草地上扑棱棱地展开双翅,垂直升高,直插云霄,在空旷的蓝天里喋喋不休地鸣叫,直到把郁积在心中的那股浊气吐尽,才无声无息落回到草丛之中。
“石狮庵”和“无梁殿”作为地标,清楚地标注在导行图上。
石狮庵,朝南向,庵后面是横卧的山梁,庵前面是溪涧,水流清澈。传说,无梁殿僧尼化缘筹款多年,建造了石狮庵。当年,石狮庵香火很旺,后来僧尼迁散,庵堂年久失修倒塌。石狮庵遗址,残垣断壁,荒草丛生。
50多年前,我见过“无梁殿”,西南向,砖砌,双层拱券,拱顶上生长着茂密的杂草,形如陕北的窑洞。整座建筑除门窗外,没用一根竹木,“无梁殿”因此而得名。那时,无梁殿里已没有修行的僧尼,成为护林员和樵夫遮风避雨、临时休息的场所。因修建蓄能电站蓄水池,无梁殿遗址被毁。
一爿五间知青房,红砖清水墙,黄色平瓦盖顶,坐北朝南,在溪涧旁的台地上度过了近50个春秋,现在依旧矗立在这深山里。门前茅草丛生,房屋门窗洞开,墙体破损,命运堪忧。当年,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从繁华闹市来到深山老林,与林业工人一起劳动,守护山林。站在知青房前,我似乎听到了那个年代那段历史的诉说。
顺着溪流而上,聆听着一泓山泉细碎跌宕的韵律,穿过浓密的灌木林,当规模宏大的石坝与我对视时,我惊呆了。坝长130多米,宽13米,高约15米,全用黄石修筑而成。大大小小的石块,整整齐齐地排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建造者的艰辛。如此宏大的工程,因为地质的原因而被废弃。
站在石坝上仰望,天空湛蓝,云彩洁白,山峰高耸,雄鹰翔空;俯视山坳,满眼淌绿,青翠欲滴,生机盎然,和谐壮美。
山花岭位于大汉岕底,离岕口4公里。这一带,是当年抗击日寇、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游击区,也是情报传送交接地。
山花岭上,灌木茂盛,野花盛开,东可达铜官山顶,西接金山坞、罗汉岭,岭南侧有一洞——观音洞,洞深3米,宽2.5米,高1.8米,洞顶滴水不断,天长日久,形成了锅状水池,水可直饮,炎夏酷暑,洞内凉爽,是避暑休息的好处所。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大汉岕美景和美食相映成辉。繁华闹市,山野之地,完美结合,肯定会青春勃发,岕口人家一定会过上更加富有殷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