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这个镇 因运河而兴

央视来锡拍摄 百年“凤羽龙”

  本报讯 近日,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走进洛社镇,用镜头记录这座城镇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之美。

  据了解,洛社因河而兴,水陆通衢,是运河沿岸长三角腹地闻名遐迩的著名商埠。大运河惠山段绝大部分流经洛社地区,长度14.9公里。源远流长的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更是洛社镇的“母亲河”。洛社人民世代居住于运河两岸,形成集镇,繁衍生息,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在洛社镇文史研究会顾问杭新宇先生的带领与讲解下,洛社镇千年运河文化的神秘面纱被一一掀起。

  “栏目组来到洛社,主要拍摄‘凤羽龙’。”惠山区洛社镇宣传科相关负责人陈军称,在洛社,舞动着一支流传了百年之久的“凤羽龙”,是洛社独有的运河名片。当天,伴随着雄浑的音乐和激昂的鼓点,具有百年历史的凤羽龙在运河御码头前昂然起舞。御码头位于京杭大运河岸边,该码头紧靠京杭大运河,块石砌垒,离运河水面高约2米,空地宽敞。相传清朝年间,乾隆帝曾六下江南,走的都是运河水路,皇帝的船队就在这一带停泊上岸,登上在此等候已久的车马仪仗队入城。后来,洛社镇当地出于保护文化遗产“凤羽龙”的需要,于2016年在御码头建设凤羽龙宫,将百年文化遗产“凤羽龙”与千年古迹“御码头”结合起来,传承运河文化之美。

  龙宫由两幢古色古香的三层楼组成,一幢为“凤羽龙”展示馆,主要展现当地舞龙传统的民俗记忆,馆内详细介绍了“凤羽龙”的人文历史、制作工艺、传承沿革、荣誉成绩等。另一幢为“凤羽龙”培训传承基地,该基地特聘“凤羽龙”第四代传人吴建平为负责人,定期开展“凤羽龙”制作工艺、舞龙套路等相关培训。同时还在学校、企业等地,建立舞龙培训推广基地,通过学校兴趣课堂、社会舞龙招募、企业舞龙文化等扩大凤羽龙社会基础,培养了少儿、青年、女子、城管等舞龙队,让更多洛社人成为“凤羽龙”的传承使者。

  据了解,CCTV4《远方的家》栏目组将以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为主线,制作大运河系列节目,描绘新时代运河上下的美丽画卷。 (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