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若江 文|
南长古街火了,每至夜晚,斑斓光影里人流如织,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古运河上画舫游弋,令人想起桨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虽非“金粉之地”,却也风情独具。被誉为“运河绝版地”的“水弄堂”,不仅带动了锡城今日的人气与繁荣,更是一条“脐带之河”,孕育、滋养了千年锡城。
千里运河北发涿郡,南抵余杭,如同一条珠链,串起了19座珍珠般的城市,这些城市无一不是滨水而建,因河而兴。但运河对无锡似乎更恩宠有加,流经这里时改作双水而行,既穿城、又抱城,形成了独特的水路景观。这条已流淌了两千多年的古运河,犹如一条波光粼粼的记忆珠链,蕴藏着太多的城市密码。
“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
中国大运河初成于隋大业六年(610),截弯取直于元至正时期,今长度为1794公里。但流淌在无锡人家门前的这段古河道,却已有2600多年历史,更有一段别样的前世今生。
无锡段运河为勾吴古国“故水道”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486年前后就已开通。当时,处于鼎盛时期勾吴国正倾力打造水上交通网,以使吴船通行无阻,北威齐晋,西挟强楚,称雄天下。彼时的无锡还是一片乡野,但已然河道纵横,通江达湖,自成体系。这样的地缘格局,既提供了交通之便,也为无锡未来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汉(公元前202年)置无锡县,无锡城就择址于古运河边。在蜿蜒河道环绕的一片龟背形土地上,一座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的小城就这样出现了。后来,城墙依运河内侧而建,运河就充任了呵护城池的护城河。难怪锡邑有这样的民谣:“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唱出了无锡与运河在历史时空上的继起关系。
那时,面积达15300顷的古无锡湖(芙蓉湖)还在,湖中有一座无名小岛凸出水面,乃历山(惠山)伸入水中的余脉,人称“小金山”。战国初年,春申君黄歇筑塘立坝之后,它成了运河中流的一个四面环水的石墩。石墩不大,南北长30米,东西宽仅20米,因其基础是坚韧的岩石,所以历经数千年流水的冲刷,仍屹立于水中。后人为了纪念黄歇的治水之功,将其称为“黄埠墩”。《越绝书》载,春申君封吴后,筑城于历山(惠山)之西,在此“立无锡塘(筑立堤岸)”,“治无锡湖”,运河的水上航道曾经穿越古无锡湖(芙蓉湖)通往北乡。后来,古无锡湖不断被围湖造田,湖面逐渐消失,只留下湖中的一段水上航道,这就是今天黄埠墩一带的运河。
“一弓九箭地”“南北之会冲”
那时的无锡城河网密布,风情万种。现代诗人周贻白有诗曰:“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小城内外,不仅有春秋时期勾吴创立之初泰伯开凿的伯渎河(泰伯渎),有勾吴后期夫差所凿的穿城而过的城中直河(城中运河)、绕城的弓河(绕城运河),还有搭在弓河之上的“九箭”河,以及发源于惠山的梁清溪和前西溪、后西溪等许多小河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如丝带一般共同织就了无锡与周边的水上交通网络。
没有公路、铁路的时代,河为路,船为车,汩汩流动的河水犹如跃动的经济血脉,给小城不断注入养分,推动小城不息前行。在重农抑商的古代,人多地少的无锡,利用得天独厚的要冲之便,造就了商贾之繁,“省直之商贾,闽浙之珍奇,远代之古董,五等四民之服食器用,货随店分,人随货聚”(明王永积《锡山景物略》),市井繁华,百业兴旺,生机勃勃。
无锡不仅地处水路“南北之会冲”,还拥有最独特的运河景观——运河在这里既穿城、又抱城。“城中直河”(民国时称“中山河”)穿城而过,从西北而来的环城运河(弓河)则将无锡拥抱于怀中,无锡犹如运河襁褓中的婴儿,尽享运河母亲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今天,这段环城运河全长11公里,北起吴桥,东经羊腰湾,西经西门桥,南至跨塘桥,形成了“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罕见景观。20世纪50年代后期,城中直河在城市改造中被填没,变身为穿城的中山路。河道穿城景象虽然消失,却与新开运河形成了一个环状水道,“一环通古今”——成为千里大运河上的一道最独特的景观。
千年古运河,始于勾吴国
吴王夫差开凿于公元前484—前486年的古邗沟,是京杭大运河开凿最早的一段,因此被誉为“大运河生长的原点”。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元年(605)启动大运河开凿工程时,邗沟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邗,原是地处今扬州一带的诸侯小国,被勾吴所灭。夫差为北上伐齐,争得“尊周”霸主地位,在邗地筑城凿河,“自广陵掘江通淮”,沟通江淮,成为勾吴古国争霸中原的重要粮草运道。
邗沟后来成为隋代运河、京杭运河的一部分,却比永济渠、通济渠、会通河等其他河段开凿时间早得多。不过,邗沟并非仅指江淮之间的运河,与邗沟开凿时间更早一些的“古吴故水道”(即苏锡常运河段)也是邗沟的组成部分。东汉袁康、吴平的《越绝书·吴地传》记曰:“古吴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走)广陵。”这段文字具体描述了故水道的流经地点和走向:始于姑苏城平门(北门),经泰伯渎,穿越巢湖(漕湖),再流经历山(无锡惠山),穿越古无锡湖(芙蓉湖),而后折向西穿越杨湖(近安阳山的阳湖)到常州,再经渔浦(今孟河口)入长江,抵达广陵(扬州)。从广陵经邗沟、淮河即可进入黄河流域。这条“古吴故水道”,最迟在公元前487年就已全面开通,是为邗沟的前奏,也是吴军抵邗的必要通道。
勾吴古国对古运河的贡献还不止于此。据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水利史》,在这条“故水道”开凿前后,吴国还在境内外依托自然河道开凿了沟通太湖与长江的胥溪运河、阖闾运河、丹徒运河、胥浦运河、百尺渎、子胥渎等多条河道,这些水道,对后来整个大运河工程都有作用不一的贡献。
勾吴古国的大兴水利,对古城无锡可谓影响巨大,开启了锡城通江达湖、河道成网的水城历史,后来沿岸八段“米市”和“布码头”的形成、民族工商业的振兴,无一不与其优越便利的水上交通相关。无锡原城中直河,是吴国故水道的一部分,后归入江南运河体系,史上也曾被称为“邗沟”。北宋学者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和明代水利专家张国维的《吴中水利全书》中,都把吴王夫差开的两段河道统称为“邗沟”,也称“江南运河”。清光绪版《无锡金匮县志·水利》也说:“城中直河,自北水关入,直行出南水关,亦名弦河。”又称安阳山之北的一段河道为“北邗沟”,安阳山之南的河道为“南邗沟”。
由此可知,勾吴古国“故水道”的沟通是江南地区最早的运河,这条故水道所流经的泰伯渎是其中的河段之一。当然,泰伯渎的开凿时间比夫差开凿运河更早600余年,一直可以追溯到勾吴的初创期。泰伯渎也称伯渎河,全长80余里,水宽数丈,以梅里为中心,东至巢湖(漕湖),西接城南清名桥附近运河,沿途贯通十数条自然河道,最终汇入太湖。因唐代刺史孟简曾对泰伯渎进行扩宽疏浚,故也称“孟渎”。包括泰伯渎在内的“故水道”的开凿,可谓吴地当年的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这些河道千年不涸,流水潺潺,泽被后世,是勾吴古国开发江南的重要印记,也是运河始于“勾吴”的历史见证。
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荣
无锡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城,据无锡市城建档案馆编撰的《视觉资料:无锡老桥》,无锡境内原有6288条河道,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更因拥有运河的通达,占据“南北之会冲”的地利之便,明清时期无锡便最早萌发了商品经济,民国时更是商贸繁荣,歌吹沸天,成为著名的国内民族工商业盛地。小小无锡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荣,是在运河黄金水道孕育下走向繁荣的江南水城。
隋唐时,吴“故水道”已与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南北水道的组成部分,无锡的交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大运河作为沟通外界的主要水路,是无锡与外界经贸往来的主要途径。唐代,因为人口数、生产力的提升,无锡成为望县。
元朝,在对隋运河进行截弯取直改造时,舍弃了永济渠、通济渠的大部分河道,改道山东,航程缩短为1794公里,即“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对无锡的发展、推动作用更大。元代,无锡由“县”升“州”,人口数也从宋末的23.05万人增至35.57万人,出于运输需要,朝廷“置仓无锡州,以便海漕”,无锡不仅是粮食仓储基地,也是重要的江南漕运中心,政治、经济地位都得到了提升。
明清时期,海运、漕运不断交替,但无锡作为江南漕运中心的地位始终未变。漕运带动了经济发展,渐渐地,运河沿岸码头、市场出现了,船队、人流集聚了,钱庄、米铺开张了,工厂、堆栈建起来了。1888年“南漕北移”,无锡成为南方部分省市漕米的起运点;1908年清廷又将原设于上海的管理粮食储运的“粮道衙门”迁至无锡,全国25%以上的漕粮在此转运。正因占有运河之便,无锡才日益繁盛起来。在20世纪初那轮民族工商业的大规模崛起中,“小无锡”终于变身为繁华的“小上海”。
运河如同养育城市的脐带之河,源源不断为无锡输送着营养,激活着无锡潜在的巨大能量。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无锡城;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无锡的成长;千年古运河,记录了华夏民族的前行足迹与历史年轮,运河无锡段,同样写满了历史的精彩和城市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