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职工生活

一切为了抗疫的胜利

上汽大通无锡工厂突击生产负压救护车的故事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在短短的十天里,上汽大通无锡工厂完成了60辆负压救护车的突击制造,并将其安全送到武汉抗疫一线。在我们已经取得抗击新冠肺炎重大战略成果的今天,回忆那紧张的经历让人既是感动、更添自豪。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20年春节临近的时候,上汽大通无锡工厂里依然一片忙碌,200台军用救护车改装的订单即将完成。上汽大通副总经理、无锡申联专用汽车公司总经理徐鸿毅当时正在无锡申联进行巡视,1月22日这天,他突然接到上海总部的电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向公司咨询,能不能制造一批负压救护车。“行,我们有经验!”之前,无锡申联曾专门为青岛肺科医院改装过3辆负压救护车。

  23日原本是员工们节前最后一天上班的日子,就在这天深夜,国家工信部、上汽集团、上汽大通联合召开了电话会议,工信部下达了大通应尽快复工复产的“作战指令”和“特殊订单”——要求上汽大通在2月5日前,完成60辆负压救护车的生产。作为圈内人,当然知道这项任务的艰巨,要知道2019年全国负压救护车才生产了50辆,整个产业链涉及的零部件近1万个。可现在,春节+疫情,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真有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感觉。但作为有担当的国有企业,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救命任务”必须“坚决完成”

  1月24日,除夕。早上七点半,徐鸿毅召集大通申联改装业务全体中层干部电话会议,电话中不时会传来汽车导航的语音,许多人这时已经在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路上了。这是必须完成的“救命任务”,重责大任、不容有失!徐鸿毅果断下达了“大年初一复工复产”的命令。

  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如同一部重启的机器,在“快进键”下高速运转起来——人员召回、生产计划排布、物料供应评估、后勤保障、防疫防控准备等等全面铺开……

  这家企业有一多半职工在外地,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地都有。“集结号”下,大家毫不迟疑、毫不畏惧地赶奔回厂。25日大年初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100%返岗,迅速部署和协调工作,20%的车间工位当天恢复生产。年初二,无锡申联党支部25名党员100%返岗,其中包括一位3月份即将退休的老党员,“一个党员一面旗,困难面前我先行”。当天返厂职工逾百名,超过了总人数的95%。到了年初三,无锡申联的140多名职工除个别家在湖北的,都返回了自己的岗位。无锡本部各部室无条件支持、后勤人员全部到位,一时间汇集“战斗人马”400多号。

  创造奇迹的“无锡速度”

  负压救护车不同于普通车辆,要经过基型车生产、改装两大步骤,基型车生产要2周,负压救护车改装牵涉到布线、电气、内饰安装、发泡保温处理、医疗设备安装、负压设施安装等复杂环节,也要2周。而今原本30天的生产周期,硬被压缩到了10天。全厂紧急动员,实施倒排时间、“挂图作战”。

  基型车生产来不及了,经请示总部,把已经入库尚未交付客户的车辆先用上,拆掉车上已安装的座椅、内饰再进行改装,拆一辆送车间改装一辆,流水作业。改装技术方案设计是操作的关键,医疗平台工程师陈园园,去年底已经为军用救护车项目奔波了40多天,家里还有出生不久的婴儿,春节前刚回到安徽老家,得知公司接到负压救护车生产的紧急任务,不假思索年初二一早就乘上了返锡的高铁,出站后拎着行李箱直奔公司,当夜就完成了总体方案。

  要在10天内完成任务,就需要在各个环节进行大幅度的压缩和优化,最大的难题是在各地封路、物流“停摆”、外来人员需要隔离的情况下完成特殊设备、物料的采购。改装所需零件134种,涉及100多家供应商,负责联系的调度员都急哭了。通过工信部、省工信厅、惠山区政府发函协调和“接力运输”,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大年三十,采购工程师陈旭联系的供应商没法送货,他就自己开着私家车赶到扬州,装上物料再拉回来。关键的负压隔离舱无法找到配送物流,公司就自己派车往返近2000公里,连夜驱车天津运回,来一套马上安装一套。

  忙碌的装配车间更如同“赛场”,职工们年初一复工后,平均每天上1.5个班、工作12小时以上,一班不够开二班、三班,许多人甚至就睡在办公室、汽车里,半夜物料运到后,冷水洗把脸又上了工位。市劳模、制造中心主任徐宁提出“零零一”的承诺:确保新冠肺炎“零”感染、产品质量“零”缺陷、“一”定准时交付。装配工段长韩有明妻子生病卧床,他嘱托读高中的女儿照顾,自己则吃住都在厂里。全体职工就是这样以忘我的精神和全身心的付出,在创造着一项“无锡速度”。

  “早一分钟交付,就能早一分钟救人”

  武汉在焦急等待着这批救护车。根据工信部的指令,2月5日雷神山医院启用时,要先送一批车辆赶到,为该院转运病人。2月4日,首批5辆负压救护车星夜兼程出发,经10个小时连续行驶,顺利抵达武汉交接点,次日准时出现在雷神山医院。负压救护车上“为湖北加油 感谢社会爱心支持”的红色大字分外鲜艳。

  2月5日,第二批30辆负压救护车飞驰武汉。6日,60辆负压救护车顶风冒雨,分批全部交付,入列抗疫一线。

  首批任务完成,更重担子又压了上来。2月6日,大通公司又收到国务院医疗物资保障组发来追加80台负压救护车的通知,仍然是10天时间。所有人未作任何休整,工厂车间日夜赶工,不曾停歇。

  大事面前显担当,难事面前见本色。在库存告罄、物料不足、工人疲惫的情况下,大通人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发挥着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在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下,不间断连续作战,到4月份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500多辆负压救护车的改制和发运。截至目前,已生产近1000台负压救护车,发往武汉及湖北各城市。负压救护车生产一战成名,让上汽大通声名远播。

  国务院、武汉市政府、无锡市政府先后给上汽大通发来致谢信,对大通在举国抗疫中的卓越表现及贡献表示感谢。

  “特殊任务”迸发出“无锡制造”“中国制造”的巨大能量,汇集成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双胜利”的动人篇章和英雄赞歌。成百上千辆负压救护车滚滚向前的车辙,留下了无锡企业在战疫中的特殊足迹。 (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