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从日常书包整理中汲取创意

四年级学生发明新型书包获国家专利

  “爸爸,这次是专利证书了!”上周,梨庄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潘俊松收到了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寄来的挂号信,本以为里面装着的又是一份补正通知书,没想到是一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爸爸正在联系给书包打样,再过不久我设计的书包就能和大家见面了。”潘俊松兴奋地说。

  创意来自整理书包的日常

  “大家可以把各个学科的书本和对应的练习本都放到一个文件夹里,贴上标识。”上学期开学,潘俊松的班主任顾颖轶就提醒班上学生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老师的提议确实能让我们整理书包和寻找书本方便许多。但是每天整理几个文件夹再放进书包也要费不少时间,为什么书包里面不能自带分隔和标签呢?”潘俊松将这件事告诉父母后,他们就想着网购一个自带分隔袋和标签的书包,浏览许久后发现目前市场上售卖的书包中并没有符合预想的类型。

  购买无门的潘俊松生出了自己发明一只新型书包的想法,“想到发明也是受我爸爸的影响,他大学期间也去申请过专利。”潘俊松说。大学考研时期,潘际伟每天复习到很晚,喜欢喝“营养快线”,但每次只能喝到一个口味,因此心生创意。“当时我发明的是一个双胞胎可乐瓶,瓶子从中间被分为两部分,可以装两种不同口味的饮料,整瓶容量不变,可以花一瓶的钱品尝到两种口味。”潘际伟说,由于还在读大学,当时专利申请下来后没有经济能力为其续费,就被收回了。前年在国外出差时,他发现类似的饮料瓶设计投入了使用,就把大学这个专利小插曲分享给了孩子,没想到他记到了今天。

  潘俊松把发明书包的想法告诉顾颖轶后,她也极力支持,亲自带着潘俊松放学后到班级测量课桌以及各种书本的尺寸,协助完善设计方案,鼓励潘俊松将发明完成。

  几十份修改稿

  换来专利证书

  “前前后后,孩子画了十几个版本的书包设计图,确认之后又认真拿水笔勾画了一遍。创意说明书的初稿也是他打草稿修改后亲笔誊写的。”潘际伟说,第一份专利申请寄出后,他们于今年7月收到了第一封挂号信,本以为是专利证书,没想到是一封“补正通知书”。“按照申请专利的规范要求,我帮他把原先手绘的示意图转化为电脑设计图,调整格式,前前后后与产权局相关负责人确认了许多次。”潘际伟笑言,前期设计稿和后期格式修改稿加起来估计有几十份了。

  “收到专利证书时,我非常开心和激动,努力了一年终于有回报了。我很期待实体书包制作出来的那天。”潘俊松也分享了目前依然困扰他的问题,如写硬笔书法时由于钢笔墨囊容量小,无法长时间投入练习;白板笔及水彩笔的笔头一用力就会后缩,导致整支笔无法使用,他都想去发明和改进。

  (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