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专版

七旬老人偏瘫后左手肿成“胡萝卜”

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妙手施治三天后恢复如常

  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在脑卒中发病后1-2周甚至数月后发生。据统计,70%~80%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肩痛,甚至在脑卒中患者中流传着这样的误区“出现肩痛是正常现象”。偏瘫后肩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也极大影响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治疗。近期,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就收治了一位偏瘫后肩关节疼痛、手部肿胀的患者。

  左手肿成了“胡萝卜”

  年过七旬的陈老伯,年初因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偏瘫,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到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入院后不久,神经康复团队发现陈老伯的左手背出现皮肤弥漫性肿胀且色泽暗淡,家人拉着他的手活动一下时,他的手掌、手腕疼痛得厉害。陈老伯为此忧心忡忡,整天闷闷不乐,对康复治疗失去信心,多次产生放弃的念头。

  医院神经康复科负责人任彩丽查房时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悉心地询问、检查。而后,她亲自为陈老伯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发现他存在左侧肩峰下滑囊炎。“由此推断,陈老伯是因左侧肩峰下滑囊炎所致肩痛引起中枢敏化,导致肩手综合征。” 任彩丽博士在明确诊断后,带领神经康复团队先运用肌骨超声引导,给陈老伯左侧肩峰下滑囊注射药物,缓解肩痛,去除诱因,并辅以口服药物治疗,令陈老伯夜里能睡个安稳觉。对症治疗3天后,陈老伯左手水肿完全消失,腕、掌指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手部皮肤颜色也恢复正常。望着自己的左手,陈老伯终于露出了笑容,表示对接下来的偏瘫康复重燃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健康起来。

  偏瘫肩痛需及时处理

  作为神经康复科负责人,任彩丽博士接触过很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她表示类似陈老伯的病例并不少见,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是肩手综合征和肩袖损伤引起的。而肩袖损伤引起的肩痛不及时处理,也会导致肩手综合征的发生。肩手综合征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者往往早期出现肩痛,未及时处理后突然出现手背部皮肤弥漫性肿胀,痛觉过敏,皮肤颜色改变,腕背屈疼痛,掌指关节疼痛或近端之间关节屈曲及梭性水肿。肩手综合征早期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期可造成肩手指间挛缩屈曲畸形,影响手功能活动恢复。任彩丽博士建议偏瘫肩痛的患者应及时、科学的进行治疗及康复,以免出现严重后遗症。

  “我院神经康复团队始终坚持‘技术引领科室发展’原则,自开展偏瘫后肩痛的肌骨超声评估及引导下疼痛注射技术以来,为众多偏瘫后肩痛患者解除了烦忧,获得患者一致好评!” 任彩丽表示。 (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