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宜兴乡村文化符号留得住乡愁

  本报讯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公布第三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公示名单,138个村落入选,宜兴市太华镇乾元村乾元、西渚镇白塔村薛家桥上榜。在此之前,宜兴市有张渚镇里干自然村、丁蜀镇前墅村等6个村入选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据了解,几年前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为的就是突出传承的意义。在宜兴市,张渚镇祝陵村国山自然村落紧挨着善卷洞景区,离墨山上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国山碑,祝陵河穿村而过,河上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玉带桥,河畔有十多幢明清民居。村党总支书记赵如法介绍,近年来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围绕祝陵河河道清洁以及河两侧环境整治,如今河水变清了,河畔新修驳岸和步道,旧时依水而居的江南水乡特色显现了出来。

  “在绿水池能找到乡愁,我被这里的古建筑和传统民风所吸引。”摄影师老唐站在前墅龙窑展示馆门前说,对于丁蜀镇前墅自然村来说,他们有一个无人可比的宝贝——前墅龙窑。以这座500年历史的龙窑为核心,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数千万元进行历史街区的建设和环境整治,展示馆、陶舍、民宿等一批新建场所吸引游人驻足观赏,已成为宜兴的重点旅游村落,同时也成为丁蜀推动紫砂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

  宜兴市根据自然资源、历史禀赋、产业特色等分类,挖掘村史村情、提炼村庄文化,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善行义举榜等。芳庄村地处宜兴西北角,毗连溧阳市,是宜兴最大的村落,古街、古桥、古驿站等历史遗存众多,通过3年的修复和环境整治,去年底全部完工后面貌焕然一新,也成为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的组成部分。

  “宜兴当地有些历史地名的名称表达起来很拗口,也有生僻字地名,但这些是历史的积淀,应当受到保护。”阳羡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宗伟方先生向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宜兴地名保护名录的范畴涉及河荡、街巷道路、名胜古迹、自然村、政区和桥梁等等,这些历史地名被用地名牌明确,在外的游子归乡倍感亲切。(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