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冬泳!我快乐!”
零下4℃的北京昆玉河边,94岁的赵瑞英纵身跃入水中。
12月6日,昆玉河南如意门一场冬泳活动现场,近三百名冬泳爱好者,迎着呼啸的北风,冒着零下4℃的严寒,身着泳装纵身跃入水中。在这之中,有一支由28位老人组成的“耄耋冬泳队”,引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支特殊队伍的队员年龄加起来有2367岁,平均年龄高达84岁,许多人戏称自己是“80后”“90后”。
94岁的赵瑞英是耄耋冬泳队最年长的队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赵老。42年前,赵老在同事的鼓动下开始冬泳,一个冬天游下来,发现自己竟然一次都没有感冒,这对之前多病的赵老来说是个不小的鼓励。游了42年,如今的赵老身体硬朗,每天还坚持去家附近的清华大学游泳池锻炼。
每天早上9点,89岁的吴善绪都会准时出现在岸边,选个“雅座”换衣服。他是昆玉河南如意门冬泳出勤率最高的老人。由于背躬得厉害,吴善绪比其他老人换衣服的动作更缓慢些。吴老坚持冬泳27年了,他说自己最享受每次游完后出水的那一刻,神清气爽的感觉让人上瘾。
在南如意门,还有一对一起“上瘾”了44年的冬泳夫妇。1976年,42岁的于维栋被同事“拉下水”,开始冬泳,没想到妻子封佩琳也想尝试,两个人这一游就坚持了小半个世纪。
在北京冬泳界里流传一句话,叫做“60畅游,70慎游,80停游”,但很多老人都对它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冬泳运动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因人、因地、因时、因水等状况而定,关键是掌握好一个“游量”。这也是2006年“耄耋冬泳队"成立时的初衷。据泳友们的粗略估计,他们了解到的全市坚持冬泳的老人少说有一百二十个,能保证每天都去游一游的也有七八十人。
友情提示:请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于规定场所,进行适度、适量冬泳锻炼。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