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下午和周三晚上,对于经开区太湖街道东 社区朝晖支部的老党员们来说,到社区党员殷国庆家的客厅参加党员学习,听听红色故事,是固定的“节目”。
殷国庆家的客厅和普通人家风格颇为不同,装修布置充满了公共空间氛围,满墙满柜都是红色党建元素,殷国庆本人更时常开讲各类热门时事和党史典故,俨然一个“红色讲堂”。这位热心社区党建和公益事业的党员之家,最近刚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党建客厅”
社区的党建活动室为何放在了居民家里呢?街道干部介绍,3年前,东 社区用房拆迁,临时办公用房移到了一处售楼处,距离原来的社区活动室有段距离。“退休老党员们关心社区公共事务、热衷党建学习,但不少人因为年龄大,腿脚不灵便,这些日常的讨论、学习、交流需要个地理位置合适的地方,我家就靠近路口,稍微整修下就能用,也省得社区再去花钱找房子。”殷国庆说,像社区年龄最大的党员吴福祥都90岁了,如果为了参加个活动要走太多路,确实不安全也不方便,而走到他家的话,只有三分钟。
殷国庆家的客厅于是变成了社区的党员活动室,他在家的时候,家里的大门经常开着,方便党员们直接进屋。寒冬腊月里,客厅里的空调开得暖意融融,各类小册子、党史资料和报纸杂志摆放得整整齐齐,方便党员们随时取阅,一些老党员为此还把自己的老花镜直接放在了这个客厅。殷国庆还准备了饮料和茶水,党员们每周至少一次分批来到他家里,畅谈时事,分享最新党建知识。
殷国庆是东 社区第二支部书记,为人热忱开朗,加上谈笑风生,自带满满正能量,一些前些年搬离社区的老党员因为他,还是把组织关系留在了这里。他们觉得,来这个党建活动室,听殷国庆讲课或参加他召集的活动,能感受到更自在踏实的组织温暖。
社区仍在临时用房办公,把党建活动室放在殷国庆家里,大家都赞成喜欢,也积极配合这名老党员将客厅进行了全新的红色布置,张贴入党誓词、组织架构和党员名单等。这里还经常有外区的企业、组织前来参观。
“公益达人”
已经退休的殷国庆业余时间从事日用品线上销售,积攒了不少“外快”,但不热衷抽烟喝酒的他却很大方地出钱出力,经常参加无锡“七彩公益”组织的公益活动,周末别人兜风逛街,他最常干的就是来到福利院、老新村等地,拿起小铲子,带上垃圾袋,上街铲小广告和捡垃圾。周周都有活动,乐此不疲。
“有的残疾孩子不愿主动面对社会,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的快节奏和科技进步还没有能力适应。”他经常走访一些残疾人家庭,过年过节带去慰问品的同时,日常更关心他们的创业和生活,鼓励他们大胆行动,并手把手教一些年轻人开设网店,售卖自己的手工产品或从事消费品批发和零售,教会他们怎么注册电子商务,出资帮他们建立自己的创业平台,指导他们如何销售、如何经营待客,以及如何辨别风险和陷阱,让他们收获独立自强的能力。
他和他所在的企业还资助了一项帮助中西部落后地区儿童的“营养午餐”行动,以及结对助养认真努力、家境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殷国庆多年来从事捐资助学的公益活动不胜枚举,是腾讯等公益组织认定的公益达人和“爱心大使”。
今年64岁的殷国庆1982年就入党了,1984年成为无锡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最年轻的党代表,与红色有着深切的缘分。外婆戴云娣在新中国成立前于周新镇开设“新南楼”茶馆,成为新四军在苏南一带的重要情报站。红色信仰深植基因,无论是自己的家成为支部活动的阵地,还是当下这些年热心公益事业,都是这个老底子的党代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传承。 (晚报记者 陶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