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两会序曲

改造管理进行时——

建设美好家园,让温馨从里到外

  适老化改造的卫浴空间。(下图为改造后)

  小区环境改造。(下图为改造后)

  当人老去时,升级改造的适老环境可让人安全度过晚年;当老旧小区被接手管理时,又会使小区焕发出活力。这是人与环境的奇妙关系,在相互成就中,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和境遇。前不久,无锡召开的2020年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新闻发布会上,政协委员们关心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国企物业接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出现在十大创新务实办理举措之中。

  昨天,记者来到这些改造现场,一探究竟。

  打造老年友好之家

  适老化改造正当时

  提案

  回顾

  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33.4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49%。按照无锡九成老年人将实行居家养老的规划,大部分老年人所处的生活环境非常重要。去年,无锡多位政协委员都针对居家养老给出提案,成为民生话题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

  政协委员陈婕平和钱玲表示,公办养老机构长期面临“一床难求”的境况,民办养老机构却因费用高等因素入住率不高,引入整合利用社区原有的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供养老服务,不失为一项较好的选择。包志方、黄文成认为,顺应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愿,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建立政府扶持性的社区老年医疗保健制度;引入非盈利性的社会服务系统。陈晓委员表示,老人居家环境多使用智能设备,通过智能设备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老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及时解决老人出现的各种问题。

  农工党无锡市委汤忠元等委员也指出,要做好对老人的宣传教育。要让他们了解何为居家养老,这种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哪些养老便利,从而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理念。

  现场

  回访

  在扬名花园小区,96岁的王淑君老人躺在床上听戏曲,十分惬意。老人的女儿叫王英华,也已72岁,加上老伴,这个三位老人组成的老年之家,在生活起居上曾经遇到不少难题。

  王淑君行动不便,“每次要两个人抱着、抬着,才能去卫生间洗澡”,王英华说,母亲经评估,已属于重度失能老人,抬脚之类的动作做不起来,洗澡非常困难。王英华自己也是一位肢体残疾人,随着年龄增长,不仅照顾母亲渐渐力不从心,自己也在浴缸里滑过好几次。王淑君早年是家庭妇女,偶尔打打零工,没有退休金。这一家人,经济上并不宽裕。

  2020年,她家被列入政府适老化改造家庭。家居环境的改变,让照料老人变得简单。她家卫生间的洗脸池是专为老年人而设计的,台面上两个宽宽的孔径,方便用手扶住,下方悬空,设计成坐在轮椅上也能进行洗漱。浴缸移走后,安置了助浴凳,下面是防滑的地垫,上方的花洒则是恒温的,保证老人洗澡时不会受冷和骤烫。同时,卫浴空间安装了助浴扶手、马桶扶手。

  部门 回复

  无锡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截至2019年底,无锡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100余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0家,区域性助餐中心65家,社区助餐点500余个,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全市智慧养老服务机构超过150家。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无锡紧抓养老服务“双试”改革契机,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无锡于2019年5月顺利通过民政部和财政部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验收,获评“优秀试点地区”。

  我市的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已基本建成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为平台,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各种为老服务为基本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同时,无锡结合推进示范宜居住区建设,推进困难家庭无障碍改造,出台《无锡市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试行)》,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8000元/户的政府补贴。2019年受益家庭855户,2020年完成2801户。

  287个老旧小区迎来新管家

  覆盖面达15.5万户

  提案

  回顾

  去年两会上,李崎委员提出了《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管理》的提案,他指出,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陆续对全市范围内的各个老小区进行改造,但改造后的小区在两年之后,基本就恢复到了以前的脏乱差状况。虽然安装了楼道灯,但是很多灯至今没有亮过;楼道杂物乱堆乱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虽然增加了停车位,但由于无人管理,造成外来车辆乱停乱放;虽然增加了小区绿化,但是有些居民肆意毁坏,种菜养鸡。为了让政府的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有实效,他建议政府与街道沟通,尽快让每个老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将老旧小区纳入有效的管理体系中,禁止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现场

  走访

  房屋渗漏、管网老化、环境脏乱……此前,俞秀华所在的学前街小区由于物业管理缺位,居民求助无门。“楼道内杂物堆砌,难以下脚,安全通道被肆意占用,不仅环境卫生差,而且安全隐患大”,俞秀华是楼道长,也是最早入住的一批居民之一,她眼看着小区在时光变迁中渐渐蒙尘,却无能为力。年久失修的公共设施被废弃、坑坑洼洼的路面日渐不堪、缺乏修剪的绿植野蛮生长、无人看顾的小院成为了垃圾场,环境整治已成为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去年8月,地铁物业进驻学前街小区,给这个建成于1999年的老小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在炎炎酷暑间,用3天的时间把藏污纳垢的边边角角逐一清扫,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楼道。“以前,晚上回来楼道里都是黑咕隆咚的,得自己带手电筒,生锈的栏杆一不小心就会蹭上衣服”,家住9号楼的陶惠琴对新安装的楼道灯赞不绝口,重新粉刷的墙面和栏杆扶手也使得整个楼梯间焕然一新。

  据了解,当前,无锡市已统计在册的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有494个,总面积为1717万平方米。目前,这些小区主要由街道、社区进行管理。截至去年底,已有287个无物业老旧小区进驻了国有物业,覆盖面达15.5万户。今年10月底之前,锡城2000年以前建设的494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将全面迎来国有物业进驻。进驻后将按照出台的物业管理服务标准、补贴标准,以及物业企业从街道、社区接管老旧小区的相关细则进行管理。

  部门

  回复

  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为化解老旧小区长效管理难题,市住建局多措并举。一方面,充分挖掘小区自身资源,加大造血机能改造力度。2006年起,结合缓解小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将停车位建设列为整治改造的重点工作内容。每年的整治改造工程完工后,新增、序化的老旧小区停车位不低于1000个,近5年来每年不低于2000个。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在整治改造小区成立业委会或物管会,增强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还将加强对旧住宅长效管理的监督考核,设立奖补资金。无锡市2016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对完成整治改造的老旧小区,由街道牵头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成立业委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引导业主参与共管共享,由市区两级对小区的长效管理进行考核。文件出台以来,无锡市共计对374个老旧小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制度,累计下达市级长效管理奖补资金1700万元。

  2020年,无锡市将老旧小区长效管理不健全列入无锡市级突出民生问题排查清单,计划对老旧小区改造后无物业管理小区实行统一的专业化物业管理,由国有物业企业进驻管理,属地街道考核,通过政府补一点、小区停车收入出一点,推进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全覆盖。

  (晚报记者 黄孝萍 陈钰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