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二泉月·市井

百年环保村

  | 吴金海 文 |

  一提到严家桥村,好多人都会跷起大拇指称好。严家桥村地处吴文化发源地,在锡澄虞三地交界处,曾是水陆交通之要冲。它是无锡市首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第二批传统古村落之一的江南名村。有史考证,早在商周时期,严家桥已有先民活动,在这里辟田开河、种粮植桑,劳作生息,使这里逐渐成为经济活跃、生活富裕、物阜民康的地方。太平天国征战江南时,著名的唐氏家族先祖搬迁到这里垦殖发展,终成中国民族工商业大族。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严家桥街道上的商业店铺达200多家,成为无锡东部重要的商贸中心,享有“小无锡”盛名,铸就了严家桥“三地一村四码头”(唐氏家族发祥地、锡剧发源地、中共地下革命根据地,教授村,锡东的布码头、粮码头、医药码头、评弹码头)特有的历史文化亮点,彰显出这个江南古村别致的风韵。

  但笔者觉得,该为这个名村补上一个“百年环保村”的光荣称号。此话的来历,可见证于万善桥(也称双板桥)桥墩边上深嵌着的一块百年石刻。露出地面约一米高,宽约四十公分的金山石上,刻着“禁止砖石垃圾等物不准入河违者议罚”十六个字。虽然经历百年风雨洗涮,至今字迹清晰可见。由羊尖镇政府编著的《拂尘露珠话辉煌》书中介绍了严家桥唐氏家族简谱:咸丰十年(1860年),唐懋勋开设春源布庄,在严家桥市镇中,原来这里有座木头双板桥后塌了,唐懋勋父子就在卖出的每件土布款中取出一串铜钱另外存放,计划三年后造一座石桥,后来仅隔一年多时间,就由唐懋勋父子认捐尚不足部分的资金,建造起了一座双石板桥,为两岸村民的往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这里还有一个桥名的故事:唐懋勋先生秉承优良家风,考虑到造桥资金中也有好多村民乡邻捐款的,新桥落成意味着是全体村民都在做行善积德的好事,便将桥定名为“万善桥”。只是因为原来的双板桥桥名已被四邻八乡所熟知,故双板桥这个名字也与“万善桥”名同时流传至今。了解了该桥的历史后,也就知道这块石刻的来历。

  唐懋勋父子为什么要在这桥墩边竖这一块告诫石碑呢?羊尖镇政府在《拂尘露珠话辉煌》一书中写道:“过去只要说到布庄场、双板桥,大家都知道唐家的春源布庄就在这里,是唐氏家族发祥的风水宝地。”唐懋勋父子在风水宝地的春源布庄里,每日能看到有人将砖瓦垃圾等物抛进美丽清澈的永兴河里,深感痛心疾首。永兴河正如严家桥石柱楹联所描述的:地脉溯澄江,万派源来由蠡漍;水流通沪渎,一帆风送过鹅湖。她是全村的母亲河,唐懋勋父子感到有责任也有必要告诫村民来保护好。借由大家集资造桥的机会,与村民们一起在桥墩边上增添了这块“禁止砖石垃圾等物不准入河违者议罚”的石碑。约160年前,严家桥村民就有这种环保意识并立下严肃的规矩,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万善桥边勒石立规,这是唐懋勋父子或者说唐氏家族对社会的重大贡献之处。唐氏家族饱读经论,目光远大,在发展家族企业的同时,不忘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将发展意识与环保意识推介给村民,出资、出力带动村民一起建设美丽富饶的家乡。在唐氏家族的影响下,严家桥村的朱、程、顾、汤、周等诸姓及村民们都踊跃为全村的公益事业出力,风清气正、包容团结、勤劳肯苦等优良民风得到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