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只有传承加创新,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在锡城杏林,有这样一位既能运用中医传统正骨术,又精于四肢创伤以及关节、脊柱疾病等各类手术治疗的中医专家,他就是无锡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蔡建平。如今,他虽已退休,但依然奋战在临床一线,每周雷打不动地在医院出5个半天门诊,并承担科室研究生临床带教和科研工作。
作为百年“刘氏骨伤”第四代传人,蔡建平深得其精髓。他擅长运用中医传统正骨技术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手法为病人治伤接骨。他告诉记者,多年前有一名来自宜兴的孩子,桡骨小头半脱位,手臂不能动弹,在当地正骨多次,未取得好的效果,最终慕名找到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仅几分钟,蔡建平就为孩子复位成功,孩子当场能“抓耳挠腮”了。
蔡建平介绍,像桡骨小头这些部位的脱位、软组织损伤等,西医往往没有很好的办法,这时中医就能尽显优势;像四肢骨干、部分关节内的骨折,通过中医正骨的方法,也能让很多在手术与非手术之间纠结的患者避免手术。曾有一名患者尺桡骨双骨折,因为该部位采用保守疗法容易移位,骨科医生建议手术,已经办好住院手续的患者想想还是心有不甘,四处打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蔡建平。蔡建平尽管也清楚难度和风险,但艺高人胆大,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手法,还是为患者进行了复位,治疗后复查,片子显示对位非常好。
蔡建平介绍,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的“刘氏骨伤疗法”除了正骨技术外,小夹板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蔡建平说,现代西医一般用石膏固定,被固定的患肢往往不能动,而小夹板可塑性好,既能使肢体保持固定位置,又能使关节活动,做到动静结合。除此,“刘氏骨伤”还有一套内服外用的自制药物,内服的如用于骨折患者的正骨丹,外用的如用于急性骨损伤患者的消肿膏、用于骨损伤后期舒筋活血的和伤散等。此外,一些中医导引术,对骨伤患者的功能锻炼,也起到积极的非药物治疗作用。
“能不手术的尽量不手术,手术有优势的还是考虑手术,比如不稳定骨折、复杂的粉碎性骨折、严重的关节内骨折这些,还是考虑手术治疗。”蔡建平的这番话,体现了他严谨且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一心为患者的仁医品格。他表示,该院骨伤科在传承好中医骨伤特色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加以创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吸收现代医学长处,并真正做到了中西医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