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发改委、省卫健委印发《甘肃省提供便利化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明年底前,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并杜绝未用手机申领“健康码”禁止通行的“一刀切”现象。
《方案》提出,到2021年2月底前,多渠道摸排传统服务方式已经被取消、被替代,已经给老年人造成不便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立即对照整改,抓紧出台实施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
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方案》明确以下重点任务: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除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码头、医疗机构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场所外),一般不用查验“健康码”。在需要核查“健康码”的公共场所可由同行家人、友人、老年人绿色通道工作人员代为申领或凭社区、医院开具的有效纸质证明、身份证登记通行。可将“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杜绝未用手机申领“健康码”就不让通行的“一刀切”现象。
保障老年人打车出行。鼓励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者组建“爱心车队”,对有相对固定用车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结对保障服务。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降低操作难度。
保障老年人挂号等就医服务。各医疗机构保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设置人工服务窗口,建立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
畅通日常消费渠道。商场、超市、便利店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要在推广应用移动支付、扫码下单等新技术、新方式的同时,保留足够的人工现金收付通道,并拓展高龄、残障等特殊人群服务功能。(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