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美器琐谈

《天工文质——明式家具美器之道说略》书余

  | 严克勤 文 |

  日前,朋友转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张遇副社长发的一个帖子,介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联手苏博文创,推荐一个人,复刻了一把椅。

  他们根据文物和文献,对木椅进行虚拟拆件,带领大家穿越回明代,既感受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之美,也带领大家去认识大明“最后一位无愧于心的首辅”。于是,以“我”为视角的《大明首辅日记》诞生了!

  社长认为:“一本讲述明代家具的书《天工文质》给了我们灵感。这是一本明代家具入门读物,重点考察家具和文人之间的关系。《天工文质》开篇,便提到苏州王锡爵墓出土的这套缩微明式家具,其四出头官帽椅集中呈现了明式家具的形制、结构和工艺等基本特征,是明式家具的典型之作,这套家具正收藏于苏州博物馆中。”

  哈哈,张遇社长很懂哦,谢谢他对《天工文质》一书的肯定和关注。可惜我的这本书出版时张社当时还在译林出版社,不然的话《天工文质》可能会出得更理想些。丁酉年春节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编辑与我签约,出版一部明式家具极简史读本,即《天工文质——明式家具美器之道说略》。

  实话实说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仅是对明式家具感兴趣而已。曾经出版过两本关于明式家具的小册子,与从事明式家具收藏研究的前辈专家相差甚远,写作此书更觉才疏学浅,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明式家具的研究和收藏,最初是由海外人士所推动,1944年德国人艾克先生出版了第一部关于明式家具的专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1984年王世襄先生的专著《明式家具珍萃》为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相继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掀起了收藏和研究明式家具的波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明式家具收藏与交易规模与日俱增,爱好者之众,糜费之巨,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如今,不要说一件老黄花梨明式家具难觅,就是黄花梨原木也几近绝迹。

  几十年来,明式家具身价倍增,其命运际遇变化之大着实令人惊叹不已!长期以来,明式家具研究的前辈们在明式家具的类型、结构、工艺、人文等方面研究均有建树,而明式家具研究者们在其功能工艺、人文艺术的关联上颇有争议。

  有关明式家具的各式图册、各类文章、各种研讨会等名目繁多,可谓五花八门。一门当初的冷僻之学突然间走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着手撰写此书,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以明清文化和社会经济史为背景,力求从多视角剖析和研究明式家具,梳理自己以往对明式家具研究的思考,借鉴吸取前贤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系统地对“明式家具”美器之道作一番研究和解读。明式家具是功能、工艺的制作佳构,是艺术、人文的最美载体。

  明式家具是工艺与人文、功能与材质、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明式家具是业界公认的传统经典美器,写作此书确是一项有意义的事。《天工文质》全书由十五个篇章组成,约十余万字,配以若干插图,试图为明式家具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简约和清晰的路径。

  这是一部明式家具的普及读本,一部叙述明式家具今生前世造物之美的极简史。成书之后,受到业界朋友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国内几位同道的点评。

  上海工美总经理、书画家廉亮:“明式家具的线条、造型是工匠制作的极致,而它的内在文心又是文人气质的极致。韵流趣盎,意气轩昂,望其一线脚一榫卯,即有唐人诗意。《天工文质》是对明式家具的最好诠释。”

  古典家具研究专家、央视专题片《家具里的中国》撰稿人谭向东:“初识严先生之大名,是我为央视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撰稿时,拜读严先生的大作《仙骨佛心——家具、紫砂与明清文人》,读罢受益匪浅思如泉涌。慨叹严先生不仅在其专业书画领域建树非凡,更研修明式家具四十载,关注文人精神层次的追求和变化,浸润其间而心领神会。许多初学者读不懂家具器用之美,只关注器物本身的微观,而忽略了器物之气:那些曲线兜转间表达的情感,才是人文关怀。严先生的新作《天工文质》,从明式家具工艺技术入手,提炼出古代文人闲远的审美境界,可谓高屋建瓴。”

  艺术家叶放:“天造地设,考工于艺,严公说家具,一片文心在文质。”

  古典家具收藏家、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刘传生:“我与克勤兄因家具结缘。坦诚肺腑地讲他除尽心尽责工作外,爱好广泛。其字画方面的攻习和对古典家具的研究更是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且硕果不断。尤其是对古代家具领域的研究,多年来专注于工艺、艺术及文化方面的挖掘,曾经出版了《仙骨佛心——家具、紫砂与明清文人》等多部相关论文及专著。近期付梓的《天工文质》一书,更是以自身及内心的感悟和认知,从形而上下的双重层面及高度,阐释了明式家具工艺技术与人文美学的完美结合。此书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人审美追求以及古代家具文化承载开辟了新思路,是学术专著的同时亦是文化复兴的实际。”

  《天工文质——明式家具美器之道说略》,严克勤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定价: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