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颂德 文 |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改革开放以来,华夏大地上一幢幢美轮美奂的建筑拔地而起,富庶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更是如此。不久前,《无锡建筑70周年》大型画册出版,荟萃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无锡一幢幢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建筑,蔚为大观。著名诗人孟敦和受邀为画册配诗。我在赏读了他的二十首建筑诗后,既为他的诗情所感动,又为他的诗艺所感染。
历来很少有诗人为建筑配诗,况且又要为大型建筑画册配数十首诗,既是对诗人才情的考验,又是对诗人诗艺的考量。反复品读孟敦和的建筑诗后,深感他既为新诗开拓了题材领域,又觉得他的建筑诗有他自己的艺术特色。
诗歌注重意象创造。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世界物象的融汇与统一。孟敦和的建筑诗,严格遵循诗歌创作注重意象创造的特点和规律。他创造意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心写物,另一种是缘心写物。孟敦和的建筑诗,做到了以心写物和缘心写物的融汇统一。
所谓以心写物,是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感官印象作情景交融的抒写,是对客观事物感情化的审美概括。如《太湖工人疗养院》第一节:“一颗镶嵌中犊山宝石/隐身三万六千顷波光仙境/红楼窈窕山腰绿荫/大屋顶琉璃浪漫初升日出”“临湖亭台任波涛洗尘/山间曲径任晨光梳妆/身心走进花香鸟语/夕阳挽着七桅帆彩霞”。诗人从太湖工人疗养院周遭环境中,提炼了中犊山、波光、绿荫、大屋顶、亭台、波涛、曲径、晨光、花香、鸟语、夕阳、七桅帆、彩霞等意象,并以此作情景交融的抒写。这是诗人对太湖工人疗养院客观景物的书写与情感升华。所谓缘心写物,诗人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在生活中积累的感官印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造出现实世界没有的印象和画面。如诗人在《中国泥人博物馆》中写道:“满面春风大阿福/向大家赠送吉祥如意/他翻开字迹模糊流浪日记/没想到今天自己也活出福气”“泥人张从海河之滨赶来/也喜欢和大阿福一起听天籁二泉”,这些富于想象力、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既礼赞了中国泥人博物馆充满人文精神的建筑,也讴歌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的崭新生活。
孟敦和善于围绕建筑物,提炼意象,进而创造意境。如《无锡大剧院》紧扣建筑物的剧院特点,从泰伯奔吴、勾践尝胆、荣氏名扬等生动的历史意象起笔,自然归结为“历史是一幕戏剧”,紧接着由实到虚、虚实结合,创造了一系列意象,从而形成了意境,赞美了无锡大剧院。第二节由抒写无锡大剧院具象的空间、装饰到出彩细节,再到抽象的音律变幻,紧扣建筑是凝固音乐的美学原理;第三节“二泉映月、珍珠塔、红楼梦/雷雨、天鹅舞、卡门渐次上场”,则呼应了诗题。诗的最后两节,既又一次弘扬建筑美学:“建筑可以把乐曲凝固/舞台可以让音符流动”,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唱响历史与现实的交响曲,拓展诗的意境:“范蠡驾一叶扁舟归来/长三角亭台楼阁竖起耳朵/绿叶印着一张城池名片/翅翼雕塑一个时代缩影”。是的,孟敦和的建筑诗是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的缩影,他在精心创造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意境中,奏响了思想与艺术的美好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