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何小兵)昨日上午,《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布。宜兴市在充分把握无锡对于科创带建设空间布局要求的基础上,确立了“资源集聚、生态优先、以点带面、全域创新”的布局理念,遵循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趋势,立足宜兴的资源基础和生态优势,通过属地板块的共同参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展,率先探索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宜兴样板”。
宜兴太湖湾科创带总面积约380平方公里,东以太湖岸线为界,西至宜仇线、环保大道、宜北路、虎皇大道、夏扶路、分范线,南至宁杭高速、104国道、通蜀路,北至振丰路、庆源大道、分范线、周万线,关涉太湖岸线总长约34公里。
从空间统筹看,宜兴太湖湾科创带以“一轴四谷三区多点”的空间布局,进行精准施策。“一轴”是沿宁杭高速公路、东氿大道、渎边线打造的创新发展联动轴,是科创带的大动脉。
“四谷”包括新庄科教谷、陶都科创谷、培源科学谷、环氿科技谷——
新庄科教谷:在新庄街道的相应板块主要依靠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大学城人才交流中心等院所和平台,打造目标为“大学新庄、科创新城”的新庄科教谷。
陶都科创谷:在高铁新城板块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链接高端创业人才,打造陶都科创谷。
培源科学谷:在经开区的相应板块布局培源科学谷,发挥科创慧谷与顶尖高校的链接能力,打造产业创新枢纽。
环氿科技谷:依托西氿、团氿的生态优势和环科园在环保产业基础,全力探索绿色低碳产业,打造环氿科技谷。
“三区”包括锡宜协同发展区、环科园和经开区,是高技术产业承载区。其中,锡宜协同发展区作为连接无锡的桥头堡,将强化无锡科创资源导入,同时与无锡其他板块协同发展智能制造和文旅康养产业。
“多点”包括新兴产业园、传统优势产业园、农业产业园和文旅产业园等特色产业科技园,目前包含了宜兴市域内的19个园区、平台。
据介绍,该《规划》围绕双创要素、创新实力、产业高新、生态环境等四大体系,明确了13个方面的发展指标、提出了到2025年的目标数值,并展望至2035年,科创带将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特色的产业科创中心,加速推动宜兴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令人向往的科技创新之城、现代产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文明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