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15日的召开地理标志保险工作交流会上,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代表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人保财险”)代表手中接过3.2万余元理赔款。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地理标志保险理赔案的首笔保险理赔款。
阳山水蜜桃享誉国内外,是当地数十年精心培育和悉心维护的“成果”,但“李鬼”假冒成阳山水蜜桃上市,不仅破坏阳山水蜜桃的声誉,也损害了阳山桃农的经济效益。为此,打假成了桃农协会守护阳山水蜜桃品牌声誉的最后一道关卡。特别是自2017年,阳山水蜜桃开始线上销售以来,各路“李鬼”频出,打假难度和成本随之增加。“2017年之前,约有92%的阳山水蜜桃是通过线下渠道销售,打假范围主要在无锡本地及周边地区,取证相对容易,维权成本相对较低。”桃农协会工作人员沈斐说,但在网络上打假,涉及到跨省调查取证,维权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加上阳山水蜜桃的销售周期只有2-3个月,有时候大费周章跨地区取证,结果,刚取完证,侵权网店就换了马甲,一跑了之。这样的打假,都是赢了官司,桃农协会反而倒贴钱。
转机出现在去年6月。当时,桃农协会在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向无锡人保财险投保了“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获得总金额30万元的保险保障,保障内容涵盖了桃农协会为维护“阳山水蜜桃”的品牌而产生的法律费用、调查费用,以及广大授权企业及个人因侵权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
桃农协会有了地理标志保险作为后盾,用于维权的费用支出有了保障,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也可以申请由保险公司先行垫付。去年,桃农协会委托律师团队,联合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累计跟踪处理9起涉阳山水蜜桃的侵权案。去年12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中一起案件宣判,桃农协会获赔1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经此一役,“阳山水蜜桃”也成为行政认定、司法认定“双认定”的驰名商标。
3月15日下午,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代表拿到了该系列侵权案的首笔保险理赔款。“在投保时,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给予了50%的保费补贴,现在赢了官司,也拿到了理赔款,年年赔本的打假维权,终于出现了扭转。”沈斐说,“地标险给了我们极大的抗风险能力,让我们遇到侵权问题时,没了成本上的后顾之忧,能够全力打假维权,对于阳山水蜜桃长远发展而言将大有裨益。”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