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今年的3·15晚会结束后,一位代号为“老K”的央视记者在镜头前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故事。当年他为了揭露某二手汽车交易平台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一路从普通销售做到了公司二把手高管,不仅收入比原单位高得多,手底下还簇拥了十几个“小弟”听从差遣,调查取证也变得顺风顺水,台里的总导演怕他“叛变”,每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 (来源:新浪)
网友评论
@传媒茶话会:被调查记者耽误的顶级销售员。
@成成:赞,正义老K!
@周连洋:记者,无冕之王!
@SherlockianUJ:“三年又三年,你们再不接我,我都混成老大了!”
@原石一号机:可能这就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很优秀。
@寻鸭:工作太努力,业绩太出众的人很可能是卧底……
@Caroline_173:降维打击。
@古月·先森:真心希望你们的付出有回报!不要仅仅曝光后就是一句“抱歉,我们会严查”就结束了。
@婧:感谢每一位默默的为了我们的权益而做出牺牲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太感谢你们了!请一定保护好自己!
@春光明媚:只有各行各业自律,各管理部门各尽其责,做好各自分内该做的事,3·15才会完成他的使命。
@cck:愿中华大地再没有老K们,各行各业都能诚信经营,相互善待,3·15晚会变成和春晚一样是赞美的晚会,而不是曝光的平台!
小编说两句
被称为现实版“无间道”,故事或许有趣,调查记者承受的风险却也很大。而事实上,为了探求真相、揭露黑幕而付出巨大努力甚至牺牲的记者,“老K”不是孤例。类似央视3·15晚会是一个监督平台,不是执法部门,更不是专业机构,卧底是不得已而为之。对社会问题的曝光,除了舆论监督,更需要有关部门常态化的监管,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生态。